有过不能改,知贤不肯亲,虽生人世上,未得谓之人。|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有过不能改,知贤不肯亲,虽生人世上,未得谓之①人。
【注释】①谓之:称得上。
【释义】有过失而不能改正,知道贤人却不愿接近,虽然活在人世上,也不能称得上是人。
【点评】这也是宋朝人邵雍告诫子孙的话。
参考文献
刘清之戒子通录卷五
-
作者: 董丽敏王绍艳崔承枢王质和兰成春 【原诗】:对
-
国学名句“下无言则吾谓之瘖,上无闻则吾谓之聋。聋瘖,非害国家而如何也”出处和解释
【名句】下无言则吾谓之瘖,上无闻则吾谓之聋。聋瘖,非害国家而如何也 语出《晏子春秋·内篇谏下》。臣子不发表意见我认为这是“哑”,国君听不到下面的意见我认为这是“聋”,又“聋”又“哑”,是危害国家的。说
-
淙淙三峡水,浩浩万顷陂。未如新塘上,微风动涟漪。小萍加泛泛,初蒲正离离。红鲤二三寸,白莲八九枝。绕水欲成径,护堤方插篱。已被山中客,呼作白家池。
-
古文观止·两汉文·王粲·登楼赋 登兹楼以四望
-
苏轼《黠鼠赋》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 1 。拊床而止之 2 ,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 3 ,有橐中空 4 。 嘐嘐聱聱 5 ,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 6 ,寂无所有。举烛而
-
刘克庄青云失脚谪零陵,十载溪边意未平。溪不预人家国事,可能一例受愚名。愚溪在今湖南
-
董颖《江上》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①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② 【注释】 ①沧江:因江水呈青苍色,故称。②摩挲:抚弄。 【译文】 一碧万顷的沧江呵!浩渺无垠的秋。水天如镜,飞
-
《秋海棠·满庭芳秋海棠》咏秋海棠诗鉴赏 戴铭
-
国学名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出处和解释
【名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语出清代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每吃一粒饭,都应当想一想粮食来的不容易;每穿一线衣,就要经常想到种棉养蚕、纺线织布的艰难。说明农桑辛苦并提醒人们
-
雕塑不是一门科学,是一项最最机械的手艺。因为它使雕塑家满头大汗,混身疲劳。对这种艺术家,只要会简单地量量四肢,懂得动态和姿势的原理便足够了。作品完成之后,展示于眼前的也只是原物的本来面目,丝毫不能使观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干请伤直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
-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什么
- 我是一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