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不愤①不启②,不悱③不发④。
【注释】①愤:心里苦苦思索而未想通的样子。②启:开导,启发。③悱(fei):口里想说而未能说出来的样子。④发:开发。
【释义】没有经过苦苦的思索则不能得到启发,不想努力表达便不能发表自己的见解。
【点评】内因是根据,外因只是条件,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参考文献
论语·述而
-
宋词典故·冯夷伐鼓 【出典】 《文
-
古代诗文名篇之散曲·关汉卿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节录]》原文、鉴赏和解读
散曲·关汉卿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节录]》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碗豆! 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砍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
-
《战国策》 秦围赵之邯郸 (1) ,魏安釐王使将军晋鄙救赵 (2) ,畏秦,止于荡阴 (3) ,不进。 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 (4) ,间入邯郸 (5) ,因平原君谓赵王曰 (6) : “秦所以急围赵者
-
《辍耕录》 《辍耕录》30卷,元陶宗仪撰。陶宗仪,字九成,浙江黄岩人。元末投考进士未中,即弃去不为,而究心于文史之学,隐居松江乡村,从事著述,作品甚多。《辍耕录》撰于元末,卷首有至正二十六年(1366
-
《汉魏六朝散文·刘义庆·山涛与嵇康、阮籍》原文鉴赏
-
据《青楼集》说,冯子振写此词,因“朱背微偻”,“故以帘钩寓意”。此说可供参考。不过帘钩本是珠帘整体的一个次要部分,咏帘而以帘喻人本不必刻意以之与背弯相联系。
-
国学名句“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出处和解释
【名句】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语出《史记·陈涉世家》。英雄不死则已,死就要为图谋国家大事而死,王侯将相难道也像种子一样代代相传吗!反映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胜吴广否定世袭制,要求
-
高马勿捶面,千里事难量。长鱼变化云雨,无使寸鳞伤。一壑一丘吾事,一斗一石皆醉,风月几千常须作猬毛磔,笔作剑锋长。我怜君,痴绝似,顾长康。纶巾羽扇颠倒,又似竹林狂。解道澄江如练,准备停云堂上,千首买秋
-
几种碑文的赏析与写作·墓碑·《柳子厚墓志铭》(唐·韩愈)
-
古代诗文名篇之诗歌·乐府民歌《饮马长城窟行》原文、鉴赏和解读
诗歌·乐府民歌《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干请伤直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
-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什么
- 我是一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