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名言警句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注释】①之:的。②传道:指传授儒家的哲学、政治原则。③受业:受,通“授”,指传授学业。④解惑:解答疑难问题。

【释义】古代的学者一定都有老师,因为老师可以传授儒家道统,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

【点评】强调拜师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韩愈师说

猜你喜欢
  •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出处】唐白居易《 琵琶行 》 【意思】呕哑 (ōuyā),形容杂乱的管弦声。嘲 哳 (zhāozhā),形容声音烦杂细 碎。管弦呕呕哑哑的嘈杂之音实 在难听

  • 李自成妙联制服众将士

    闯王李自成攻打开封时, 遇到了守城副将陈永福顽强抵抗, 并且一箭差点射伤了李自成左眼。将士们个个恨之入骨, 发誓要活捉陈永福, 为闯王报仇。几天后, 起义军终于打下了开封, 并活捉了陈永福, 将士们怒

  • 苏轼《颍大夫庙?颍考叔也,庙在汝州颍桥?》全诗鉴赏

    人情难强回,天性可微感。世人争曲直,苦语费摇撼。大夫言何柔,暴主意自惨。荒祠旁孤冢,古隧有残坎。千年惟茅焦,世亦贵其胆。不解此微言,脱衣徒勇敢。

  •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出处】唐杜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 》 【意思1】 青山淡淡,绿水迢迢,深秋 的江南草木凋落。迢(tio)迢:遥远的 样子,此处形容江河源远流长。草木 凋:一作

  • 谭嗣同的人物故事|评价|小传,谭嗣同的事迹|史鉴

    谭嗣同(公元1865—1898年)字复生,号壮飞,清湖南浏阳(今湖南浏阳)人。少喜经世致用之学,往来各地结交名士,主张变法图治。继而创办时务学堂,担任《湘报》主编,抨击清廷,宣扬变法理论。后被光绪帝召

  • 辛弃疾《水调歌头 送郑厚卿赴衡州》全诗鉴赏

    寒食不小住,千骑拥春衫。衡阳石鼓城下,记我旧停骖。襟似潇湘桂岭,带似洞庭春草,紫盖屹东南。文字起骚雅,刀剑化耕蚕。看使君,於此事,定不凡。奋髯抵几堂上,尊俎自高谈。莫信君门万里,但使民歌五裤,归诏凤凰

  • 山水名胜诗之《咏万安桥》全诗、题解、注释和作者

    (明)徐 略尽平畴水色空①,飞梁遥跨海西东②。 潮来直涌千寻雪③, 日落斜横百丈虹。 郊野尚留棠树绿④,岁时犹荐荔枝红⑤。 行人幸不为鱼鳖, 细看丰碑利涉功⑥。 【题解】 万安桥即洛阳桥,坐落于泉州东

  • 苏轼《与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二首》全诗鉴赏

    推挤不去已三年,鱼鸟依然笑我顽。人未放归江北路,天教看尽浙西山。尚书清节衣冠后,处士风流水石间。一笑相逢那易得,数诗狂语不须删。路转山腰足未移,水清石瘦便能奇。白云自占东西岭,明月谁分上下池。黑黍黄粱

  • 柳宗元《渔翁》全诗赏析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作品赏析【注解】:1、西岩:湖南永州西山。2、?乃:摇橹的声音。3、无心:指云自由自在飘动。【韵译】:

  •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

    《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 大厦的建成,并非一根木材的功劳;大海的广阔,并非一道溪流能够形成。比喻要想干大事,必须广纳人才。《东周列国志》一六回:“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