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什么意思|大意|
【名句】君子食无求饱①,居无求安②,敏③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④而正焉,可谓好学⑤也已⑥。
【注释】①饱:充分满足。②安:安逸。③敏:敏捷。④就有道:主动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请教。⑤好学:喜爱学习。⑥已:语气词,用法上同“矣”。
【释义】孔子说:君子对饮食不求充分的满足,对居住条件不求安逸,做事敏捷而讲话谨慎,能主动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请教,以端正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好学的人。
【点评】这是有志于治学的人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
参考文献
论语·学而
-
韩愈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畯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
-
这是一首写早秋景色的咏物诗。诗人以清丽的笔调描绘了遥夜、清瑟、西风、翠萝、残萤、玉露、早雁、远山、落叶等初秋景色。在描绘过程中,诗人从听觉及视觉的高低远近着笔,落笔细致,层次清楚。无论写景还是用典,都贴切自然,紧扣“早秋”这一主题。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贯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什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叶,能贯四时而不衰,历夷险而益固。》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三国
-
上片布景,展现行猎的场景。谓平原革枯,黄叶骚骚。这是重阳后郊外的景象。清秋时节,郊外平原,行猎的时间、地点,因此已有清楚的交代。但步入现场,却引起对于另一场景的思忆。接着,“今来是”,现场的场景又回到眼前。上片以“枯”、“残”、“惨”,
-
王庭珪《送胡邦衡之新州贬所二首》 囊封初上九重关,是日清都虎豹闲。 ② 百辟动容观奏牍,几人回首愧朝班? ③ 名高北斗星辰上,身堕南州瘴海间。 不待他年公议出,汉廷行召贾生还。 ④ 大厦元非一木支,欲
-
王国维《人间词话·方回少真味》经典解读 方回少真味 北宋名家以方回为最次。其词如历下、新城之诗,非不华瞻,惜少真味。 读
-
子贡南游于楚①,反于晋 ② ,过汉阴 ③ ,见一丈人方将 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 ④ 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印 ⑤ 而
-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公元1128年,金人再度南侵。翌年二月,宋高宗从扬州逃至杭州。七月,升杭州为临安府。公元1138年,高宗定都临安。当初高宗曾下
-
长征路一条条奔腾湍急的江水——湘江、乌江、金沙江、嘉陵江一条条急流滚滚的大河——赤水河、大渡河、泸定河一座座直插云霄的高山——大娄
-
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此题宏大,读者试思
-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
- 干请伤直性。|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势利之交,难以经远。|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纵死犹闻侠骨香。|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正志先立,则邪说不能移,异端不能惑。|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
- 《志立则学思从之,故才日益而聪明盛,成乎富有;志之笃,则气从其志,以不倦而日新.》什么
- 我是一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 勇将不怯死以苟免,壮士不毁节而求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