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陈琳墓——温庭筠
过陈琳墓——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愿将书剑学从军。
飞卿生不逢时,过陈琳墓而藉鸣其抑郁。首二句谓余生也晚,仅于青史中见君遗文,而深向往。今日适以飘泊他乡,过荒凉之墓,其感想何如耶?三句谓九地无知,则同归冥漠,若词客有灵,则如我者,身世之相同,意气之相感,君应识我矣。四句谓袁绍非霸才,不堪为主。为君怜,亦自怜也。五六句用转笔,谓勿悲冢上石麟,已深埋春草,即以魏武一世之雄,亦不能保其铜雀荒台,但余漳水无情,暮云深锁,其消沉无异于君也。结句言己之临风惆怅者,将以飘零书剑之身,投笔从军,以功名自奋。世无人知,异代萧条,唯有向墓门而一诉耳。
-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原文】红藕香残玉簟秋[1]。轻解罗裳,独上兰舟[2]。云中谁寄锦书[3]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
-
哲士多匿采以韬光,至人常逊美而公善。 【注释】 哲士:有知识有智慧的人。匿:隐藏。采:同“彩”,光彩之意。韬光:比喻隐藏名声和才华
-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 ② ,樽酒家贫只旧醅 ③ 。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怀。 这是一首记述与故友欢宴的诗。全诗紧扣原注中 “喜”字
-
婆娑欲舞,怪青山欢喜。分得清溪半篙水。记平沙鸥鹭,落日渔樵,湘江上,风景依然如此。东篱多种菊,待学渊明,酒兴诗情不相似。十里涨春波,一棹归来,只做个、五湖范蠡。是则是、一般弄扁舟,争知道,他家有个西子
-
《游终南山》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山水田园诗。本诗描绘了作者登上终南山后的所见所感。文章着重表达了孟郊对山水之美的赞美之情,同时亦反映了他个人的情感体验。整首诗语句通顺,意境清新,描绘细腻,抒发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敬畏之情。该诗中运用了大量的形象描写和寓意的修饰,使诗歌更加生动鲜活。通过本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孟郊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
元龙本志陋曹吴,豪气峥嵘老不除。失路今为哙等伍,作诗犹似建安初。西来为我风黧面,独卧无人雪缟庐。留子非为十日饮,要令安世诵亡书。
-
宫漏滴渐阑,城乌啼复歇。此时若不醉,争奈千门月。主人中夜起,妓烛前罗列。歌袂默收声,舞鬟低赴节。弦吟玉柱品,酒透金杯热。朱颜忽已酡,清奏犹未阕。妍词黯先唱,逸韵刘继发。铿然双雅音,金石相磨戛。 作品赏
-
人生幼小,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名言: 人生幼小,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注释: 专利: 集中。散逸: 分散。固: 通“故”。 句意: 人在幼小的时候, 精神集中, 长大以后, 思想就分散。所以应该及早教
-
王维 飒飒秋雨中,浅浅 ① 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以动写静的艺术手法,在王维笔下被频繁采用,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貌。 水激石间为濑。地以“濑”名,标明此地河床落差较大,河水从石滩泻下,疾速
-
水调歌头 【宋】元好问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 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 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 尤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 仰危巢,双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