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子弄冰·杨万里》原文与赏析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这首诗写儿童玩冰,形象活脱,天真可爱。小孩子早上起身后,从面盆里发现前日留下的水结成了冰。设法把它“脱”下来,再用彩色丝绳穿上,当作锣一样地敲打,那叮叮噹噹象玉磬的清脆声,随着孩子们穿过了树林。他们可能玩得兴起,敲打的更加用力了,加上时间一久,冰也要融化,冰忽然掉到地上,发出就象玻璃摔碎时的声响。
这首诗完全切合“稚子”的身份特点, 古代儿童没有多少玩具,见到盆冰也就想以此玩乐,他想法使之从盆中“脱”出,设法用丝绳“穿”上,并敲打着到处跑。这里虽然没有明确写多少小孩子,但从诗中可想见最初“稚子”为一人,到了“穿林”时肯定是他以为想到一个有趣的玩法,又邀了几个小朋友了。冰摔到地上的直接原因没有点明,摔破后他们的神情动作也未描述。但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他们先是推推搡搡,吵吵嚷嚷,而后又是一阵哄叫, 一阵埋怨。从中足可体味到稚趣话脱,令人解颐。
这首诗用“脱”、“穿取”、“敲”、“碎”等词,把孩子的幼稚、认真的情态刻划逼真,加上“银钲”、“玉磬”、“玻璃”各物为比,或状其形,或言其声,又都是光洁晶莹之物,十分熨贴自然,给诗也增添了意趣。
-
作者是晚清四大家之一,其词幽微深婉,得宋人清真之浑厚、梅溪之清俊、中仙之悱恻缠绵,沉思独往,蔚为词宗。这首《齐天乐·秋雨》,可见其风格之一斑。
-
抛却人间第一官,俗情惊怪我方安。兵符相印无心恋,洛水嵩云恣意看。三足鼎中知味久,百寻竿上掷身难。追呼故旧连宵饮,直到天明兴未阑。
-
灵隐寺宋之问①鹫岭郁岧峣②,龙宫锁寂寥③。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④。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
-
莫寻群玉山头路,莫看刘郎观里花。但解闭门留我住,主人休问是谁家。
-
李绅 瘴烟长暖无霜雪,槿艳繁花满树红。 每叹芳菲四时厌,不知开落有春风。 李绅这首咏槿花诗当是长庆四年二月被李逢吉陷害贬端州司马以后,直至宝历元年(825)五月量移江州以前时作的。端州是今广东省西江流
-
山阴徐渭者,少知慕古文词,及长益力。既而有慕于道,往从长沙公究王氏宗 ① ,谓道类禅,又去扣于禅,久之,人稍许之,然文与道终两无得也。贱而懒且直,故惮贵交似傲,与众处不浼袒裼 ② 似玩,人多病之,然傲
-
【原题】:过真慧素上人院见红薇盛开因思西阁后轩数株遂成短章寄翰林原叔八丈禹玉阁长兼书真慧壁间以记所遇
-
唐·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海。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注释】李邕(yōng):唐玄宗时任北海(今山东益都)
-
老耻妻孥笑,贫嗟出入劳。客情投异县,诗态忆吾曹。东郭沧江合,西山白雪高。文章差底病,回首兴滔滔。 作品赏析老耻妻孥笑:一作老被樊笼役-----------------------【朱注】依草堂蔡
-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①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② 。念 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③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④ ,水中藻、荇交横 ⑤ ,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