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柳辩《奉和晚日扬子江应教诗》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柳辩《奉和晚日扬子江应教诗》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柳辩

奉和晚日扬子江应教诗

大江都会所,长洲旧有名。

西流控岷蜀,东泛迩蓬瀛。

未睹纤罗动,先听远涛声。

空蒙云色晦,浃迭浪华生。

欲知暮雨歇,当观飞旆轻。

作者简介柳辩(539—610年),字顾言,襄阳人。初仕梁,梁亡入隋,为晋王杨广谘议参军。隋文帝仁寿(601—605年)初,引为东宫学士,为太子所亲狎。炀帝继位,任秘书监,封汉南县公,常入宫与炀帝谈文对酒,是隋代文坛的领军人物。

题解柳辩以文采获隋炀帝宠信,炀帝两下扬州,柳亦随从,歌诗唱和。此诗写于炀帝大业六年(610年)作者从游江都之时。

简析柳辩的诗文风格承袭了南梁昭明太子萧统“丽而不浮,典而不野,文质彬彬,有君子之致”的文学主张,因而其诗有别于梁、陈两朝那种纤巧华靡的“宫体诗”“徐庾体”,做到了弃“轻艳”而趋“典丽”。然而作为文学侍臣,该诗也只能做到写景平实细致而少抒情,更不能以诗言志。

猜你喜欢
  • 《与你同茁壮》乔忠延散文赏析

    还记得你刚刚诞生带给我的喜悦,不,是带给散文界的一缕春色。仿佛是转了个脸,眨了个眼,你已是而立之年,已是硕果逼枝压叶的参天大树。—

  • 杨万里《舟过谢潭三首(其三)》注释、翻译、鉴赏和点评

    杨万里《舟过谢潭三首(其三)》 碧酒时倾一两杯,船门才闭又还开。 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斜阳拈出来。 ② 【注释】 ①谢潭:地名。此诗作于淳熙七年(1180),杨万里取道秦和、万安,溯赣江而上,赴提举广

  •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匈匈也辍行。

    名言: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匈匈也辍行。 注释: 缀: 停止。匈匈: 同“汹汹”, 吵吵嚷嚷。行: 行动。 句意: 天不因为人们厌恶寒冷就停止冬寒, 地不因为人们

  • 苏轼《次韵钱穆父》全诗鉴赏

    老入明光踏旧班,染须那复唱阳关。故人飞上金銮殿,迁客来従饭颗山。大笔推君西汉手,一言置我二刘间。便须置酒呼同舍,看赐飞龙出帝闲。

  • 名句积累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名句积累古诗词,内容包括古诗词名句积累,关于“积累”的名言或古诗词,名言诗句积累。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注释、译文和评说

    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 【注释】 牧:本意为牧养牲畜,引申为统治或管理民众。牧民:治理人民,统治人民。四时

  • 《古文观止·隋唐五代文·韩愈·送董邵南①游河北序》鉴赏

    古文观止·隋唐五代文·韩愈·送董邵南①游河北序

  • 《秋霁·江水苍苍赏析》

    【注释】:词人是开禧三年(1207)被黥面流放到江汉一带的。当时开禧北伐失败,史弥远政变,太师韩侂胄遇害身死,他被牵连下狱,家产也被抄没。写作此词时他被贬已有几年时间,怀归思乡之情日益强烈,适值深秋,又逢送别友人,故孤独惆怅之情一寄于词。词

  • 《白头吟赏析》

    《白头吟》,传说最初为卓文君所作。司马相如要娶茂陵的女子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才停止纳茂陵女为妾。李白在这首诗里借女子的失宠来抒发自己不得志的无奈。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意|阅读答案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