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亩之间》情诗三百首赏析
十亩之间
作者: 高益荣 【本书体例】
【原文】:
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1)。行与子还兮(2)。
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3)。行与子逝兮(4)。
【鉴赏】:
诗经中的民歌,大都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之作,是当时的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吟唱出来的歌。他们一边劳动,一边唱歌,用歌声抒发情怀,用歌声描绘劳动。在诗经里,把劳动场面描写得较为精采的诗要算周南·芣和这首十亩之间,这两首诗,可以说是姊妹篇。芣
写的是欢快、热烈的劳动时的情景,十亩之间则是劳动结束时,采桑女呼唤伙伴一同回归时唱的歌。
诗歌往往是截取生活的片断,来表现生活的,这首诗就具有这一特色。全诗仅有两章六句,开首“十亩之间兮”一句,描绘出一个广阔的场景:在阳光融融的春天,一片吐出嫩芽,泛起绿波的桑林是那样的诱人。“桑者闲闲兮”一句引出了这一场景中的活动者采桑女,她们使静态的桑间具有了动态的欢快气息。她们在桑林里,肯定会既紧张的劳动,又相互对歌,象芣所描写的那样。但诗人没有正面描写她们在劳动时的喜悦,而是撷取了她们在紧张的劳动结束时呼唤伙伴同归的片断,来表现她们的精神面貌。一阵紧张的劳动结束了,尽管她们可能有些疲劳,但看到劳动的成果,又肯定会有几分的满足。于是她们便悠闲地、从容地休歇,又高兴地呼唤起同伴“走吧,咱们一块回家吧!”简短的诗句,经过作者精心的安排,贴切地表现出采桑女劳动结束时的欢快、轻松的感情。
第二章,诗人把“十亩之间兮”里的“间”字换成了“外”字,就将笔触由写这一区域转入到另外的区域,场景扩大了,使读者可以想象到带着劳动后喜悦之情的采桑女,从她们的桑田回归,经过他人的桑田边,同样呼唤着她们一道回去的情景。整个诗篇,充满了浓厚的轻松愉快气氛,表现出了劳动的乐趣,真可谓是一首劳动产生美的赞歌。
在写作方法上,这首诗以自然朴实见长。诗人没有采用华丽的词藻进行渲染烘托,而是用极其简约的语言,状劳动之景,抒愉悦之情。由于诗歌写的是繁忙的劳动结束时的悠闲情感,所以每句末都用拖长语调的语气词“兮”,使诗的节奏舒缓,同采桑女此时的情感表达相融合。这点可以用芣对照来看,芣
写的是劳动中的场景,因此情绪热烈,语调明快;这首诗写的是劳动结束时的情景,因此情绪悠闲,语调舒缓,这充分表现出诗经短小抒情民歌所具有的诱人魅力,也表现出源于生活的艺术珍品所具有的永久生命力。今天,我们细嚼之,仍可从中得到艺术的享受。
-
满地春风扫落花,几番曾醉长官衙。诗成锦绣开胸臆,论极冰霜绕齿牙。别后与谁同把酒,客中无日不思家。田园知有儿孙委,早晚扁舟到海涯。
-
无题 有一个大襟上挂一支自来水笔的记者,来约我做文章,为敷衍他起见,我于是乎要做文章了。首先想题目…… 这时是夜间,因为比较的
-
王国维《人间词话·神秀出国色》经典解读 神秀出国色 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王国维
-
紫陌炎氛歇,青蘋晚吹福乱竹摇疏影,萦池织细流。飘香曳舞袖,带粉泛妆楼。不分君恩绝,纨扇曲中秋。
-
【原题】:潼川宪司拓圃筑亭取康节语名以四春得古诗十二韵
-
作者: 曹增渝
-
袖拂霜林下石棱,潺湲声断满溪冰。携茶腊月游金碧,合有文章病茂陵。
-
【生卒】:1925—【介绍】: 英国作家、诗人、评论家。50年代“愤怒的青年”*代表之一。他生于斯塔福德郡特伦河畔的斯托克,于工业区长大
-
养性篇学者当栖心元默,以宁吾真体。亦当适志恬愉,以养吾圆机。 【注释】 栖心:寄心。元默:沉静无为。真体:本体。适志:做事情符合自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关于中秋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四句,关于中秋的诗句。《中秋》 (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