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招隐(其一)·[晋]左思》原文与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招隐(其一)·[晋]左思》原文与赏析

[晋]左思

杖策招隐士,荒途横古今。

岩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

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

石泉漱琼瑶,纤鳞或浮沉。

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

秋菊兼餱粮,幽兰间重襟。

踌躇足力烦,聊欲投吾簪。

西汉的淮南小山曾写过一首招隐士,那是试图以深山丛林中的孤寂与恐怖招致隐者。而几百年后的左思,在以“招隐”为题所作的诗中,却以怡乐的心境歌颂了隐士生活的清高与天籁。因此,这首诗虽题为“招隐”,实为志隐。

首写招隐的初行与见闻。杖策招隐,足见其热情之高。但横在诗人面前的却是一条好像从古至今无人走过的荒芜的道路。途之“荒”,一是表现出隐士的与世无争,二是暗示着世人的无所问津。一条“荒途”隔开了仕宦与山林。山岩之中虽只见洞穴,不见房舍,然其中仿佛有缕缕琴声传来。这写的是所见所闻,其中也暗含着隐士岩居穴处,一任自然的情趣。如果说“杖策招隐”表现的还只是诗人高涨的热情,那么这里的一“无”一“有”更吸引诗人深入丛山,一睹究竟。

接下来描写山林清幽的环境。从山水下笔。山则南北不同,北有白云衬托,显得峻拔,南与红花映照,尤觉俏丽;水则清澈一致,水在石间激荡,天然成趣,鱼在水中优游,乐在其中。一切都自成规律,一切都自生情趣。因此,诗人在下文才说:不必奏乐,山水自有其清美的声音;不必吟唱,风吹灌木便是悲戚的咏哦。这里描写的环境清新自然,一方面烘托了隐士生活的清高与天籁,另一方面与门阀士族统治下黑暗浑浊的官场生活构成鲜明对比。在结构上,它既回应了前文,又为下文的描写奠定了基础。

最后写隐士生活对诗人的影响。以菊花兼作食粮,把兰草佩带在衣襟上,是这种影响在行动上的表现。而徘徊于仕途之中,颇感足力疲劳,因此也想就此弃官隐居,是这种影响更深一层地在心灵上的反应。

左思生活的西晋,由于门阀制度的黑暗和司马氏政权的残酷,一部分士人已归隐田园,寄情山水,以此作为精神的标榜。在咏史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左思的理想是“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其一)。他希望能像鲁仲连那样建立奇勋,又决心学习鲁仲连视赏罚如“浮云”(其三)。但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社会不可能提供给诗人建功立业的机会,他自己又不甘心就此隐居高蹈。因此,“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其五)的放达更多的是压抑下的苦闷。在那样的士人心态之下,诗人又怀着这样的心理去招寻隐士,其结果必然是诗人不仅不能让功成名就作用于隐士,反而接受了隐士顺应自然的思想,也希望把精神、情操寄托于山水之中。

全诗以招隐的过程为经、以途中所见所闻所想为纬展开抒写,层次井然。语言一改西晋诗坛追求雕饰的风气,顺序写来,风格平淡自然;而其“流丽”又与咏史诸诗之“雄迈”有所不同,情调别具一格。

猜你喜欢
  • 《两交婚小传》原文和解析

    两交婚小传 清初本衙藏版本《两交婚小传》扉页书影 清初本衙藏版本《两交婚小传》正文书影 清代白话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全称《四才子二集两交婚小传》,一名《续四才子书两交婚传》、《四才子续集两交婚传》,又名

  • 〔香港〕钟晓阳《贩夫风景》抒情散文鉴赏

    作者: 〔香港〕钟晓阳 【原文】: 只要是夏天,“豆

  • 退功臣进文吏

    退功臣,进文吏是刘秀防范功臣、宗室诸王及外戚专权的措施。东汉初年,刘秀认为他的功臣多是戎马出身,不熟悉封建的典章制度,不懂得如何治理国家;可是他们又往往自持功高,不听命令,或不遵纪守法。为了表彰他们的

  • 国学名句“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出处和解释

    【名句】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语出《宋史·李纲传上》。祖先们打下来的江山,应当拼死保卫,哪怕是一尺一寸的土地也不能让给他人。这是李纲听到对金朝割地求和的奏议后奏言宋钦宗的三句话。三句话表

  • 高倍速阅读法

    【3226】高倍速阅读法(〔美〕保罗·R·席列著,佳永馨璃译,中信出版社,14 4万字,2017年8月第1版,42元)△共十四章:[1]影像阅读是如何

  • 引领时代前行的永恒动力: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研究

    【4288】引领时代前行的永恒动力: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研究(杨少华著,人民出版社,35 1万字,2014年12月第1版,48元)8章:[1]“革命”概

  • 《生查子·官身几日闲赏析》

    这是一首劝人摆脱机务、及时休闲寻欢的小词,感情基调哀而不伤,平静而明快。   上片先由“官身”难闲、“世事”无尽说起,通俗直叙的语言,从自身的经历说起表述了做官的事多不得自由,引发共鸣。接着以“君貌”、“我鬓”,从人最容易代表衰老的部分

  • 寓言《每下愈况》意译和解说

    东郭子 ① 问于庄子曰: “所谓道, 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 曰: “何其愈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刘禹锡【原文】巴山楚水[2]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3]。怀旧空吟闻笛赋[4],到乡翻似烂柯人[5]。沉舟侧畔千帆过

  • 《欧阳詹·暗室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欧阳詹·暗室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夫行以检身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