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高·[明]周履靖》原文与赏析
[明]周履靖
巫山一何高,云梦一何低。
高低不可望,烟雾使人迷。
巫山竟是何等的高啊!云梦竟是何等的低啊!高的、低的,都使人望不真切,因为那里烟雾弥漫,容易使人的视觉受到迷惑。这是这首诗的白话译文。
巫山,在今四川巫山县东。巫山有十二峰,终年云雾缭绕。宋玉高唐赋中言先王楚怀王梦与巫山神女相会,神女辞别时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人亦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诗句。云梦,大泽名。先秦两汉所称的云梦泽,大致东至今湖北武汉一带、西至今四川巫峡一带、北至今湖北北境、南至今湖南北部,范围相当大。司马相如子虚赋:“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用了二百多字,对云梦泽作了尽情的描绘,极尽铺陈之能事。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可见巫山、云梦一带素以烟雾弥漫著名。又从前人的作品看来,巫山又与男女淫情有关,云梦又与游宴畋猎有关,而这男女淫情与游宴畋猎,又均为荣华富贵者所有。所以“高低不可望,烟雾使人迷”二句,也就说明荣华富贵,犹如阵阵迷雾,五光十色,变化万端,容易使人受到迷惑。人们应该拨开迷雾,不受外物诱惑,保持高尚的人格。这也可说是人生经验之谈,所以这两句诗也包含着“易识浮生理,难教一物违”的深刻哲理。
这首诗,采用了即景抒情的手法。其中,也暗用宋玉高唐赋和司马相如子虚赋等处的典故,但用得不露痕迹。诗歌语言平易自然,却又含义深刻。
-
月蚀打狗喻 【原文】 昔阿修罗王[1],见日月明净,以手障之。无智常人,狗无罪咎,横加于恶。 凡夫亦尔。贪嗔愚痴,横苦其身,卧
-
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他乡临睨极,花柳映边亭。
-
此词作于元丰二年(1079)三月苏轼由徐调知湖州途中。词中化用李商隐《无题》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句意,将积郁的愁思注入即事即地的景物之中,抒发了作者对徐州风物人情无限留恋之情,并离愁别绪中
-
泥土的吟唱 新石器时代的古白洋淀畔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发源于西部太行山的河流和古黄河萦绕穿插,流水淙淙,野生动物在蓊郁的林间矫
-
儒学在大和时代东渡日本,经过飞鸟、奈良、平安时代的早期发展,一度于镰仓、室町时代成为禅宗的附庸,到江户时代达到全盛,并加以日本化,可以说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到了近代,儒学在日本反而遇到新的危机与挑战。
-
犬戎腥四海,回首一茫茫。血战乾坤赤,氛迷日月黄。将军专策略,幕府盛材良。近贺中兴主,神兵动朔方。 作品赏析犬戎:一作羯胡----------------------------------------
-
唐·戎昱胡风略地烧连山, 碎叶孤城未下关。山头烽子声声叫, 知是将军夜猎还。唐经安
-
作者: 于佩君杜文芳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细雨如同游丝和网膜,我们的心是给牵挂住了。肩着重负,我们的脚步无奈何地移动着在密林之中;路是潮湿而且泥泞,有冷汗渗透了我们的头额。 因为着这艰难而犹豫的旅途,我们沉默了。 我们能发出一句鼓励的言语么,
-
作者: 曹顺庆张志怀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