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驹》情诗三百首赏析
白驹
作者: 牛成孝 【本书体例】
【原文】:
皎皎白驹(1),食我场苗(2)。絷之维之(3),以永今朝(4)。所谓伊人(5),於焉逍遥(6)!
皎皎白驹,食我场藿(7)。絷之维之,以永今夕。所谓伊人,於焉嘉客!
皎皎白驹,贲然来思(8)。尔公尔侯(9),逸豫无期(10)。慎尔优游(11),勉尔遁思(12)!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13),其人如玉(14)。毋金玉尔音(15),而有遐心(16)!
【鉴赏】:
诗经是影响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名著,长期以来,有许多篇章,不仅广为人们传颂吟咏,而且它的篇目也赋予一种特殊的比喻含蕴,例如黍离,人们就把它当作怀念故国的代名词。白驹也是这样一首诗,人们常以白驹当作思贤渴友的别名,可见白驹对后世深远影响。
驹,马之未壮也,即小马。此诗名为写驹,实则写人,是一篇留客思贤之作。
全诗共四章分为二个层次,前三章写主人留客,后一章写主人送客走后的心理活动。殷勤的主人,苦心劝留,然而尊贵的客人劝而难挽,留而不住,终于要走了。给主人的心田上蒙上一层永久怀念,惆怅而眷恋的情怀,表现了思贤如渴的主题。
留客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如“人不留客天留客”,当客人启程时,天下起雨来,老天有意留住客。古代还有“投辖于井”的留客方式。当客人要走的时候,主人将客人车上的辖(辖,于车轴端孔内管辖车轮的零件)投于井中,将客人留住。汉书·陈遵传载:“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白驹中描写的主人,则是想方设法留住客人驾车的小白马,留马则为留人。这是一种婉曲的写法。诗人在首章中这样写道:皎洁的小白马呀,请你吃我菜圃中的豆苗!我要用绳索绊住你的脚,把你用缰绳拴好。“以永今朝”(水:延长)那是为了延长我和客人之间的欢笑。(留客多住一天,延长主客之间的欢聚时间)我那亲爱的老朋友呀,在我这里做客最逍遥。
你看,好客的主人眷眷留客,拳拳留客,他是何等的真诚而迫切!字里行间透露了主客之间深厚的情谊。
诗的第二章和第一章,其手法和内容基本相同。其中改换了三个词:“场苗”改用“场藿”,“今朝”改用“今夕”,“逍遥”改用“嘉客”。二意相叠,表现了再三挽留的情致。
诗的第三章则为留客的高潮。主人再三挽留,得不到尊客的应诺,于是诗人恳切地写道:皎洁的小白马呀,请你快快到我这里来吧!我要把你的主人当作公侯般的上客对待,到我这里做客将会享受到无穷的乐趣!(注:朱熹释为:“以尔为公,以尔为侯,而逸乐无期矣。”)我将谨慎地对待你们优乐生活,你应该停止那隐遁山林的念头。
由此可知:乘白驹的贤者是一位独行其志的高雅之士,如严光之于汉光帝,李泌之于唐肃宗。他们怀瑾握玉,志趣山林。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古人借“白驹”留下“穴颖丹风起,场似白驹来”(骆宾王幽絷书情通简知己诗)等思贤渴友的诗句。
那乘白驹的客人,终于挽而难留,留而不住,于是乎“须行即骑访名山”。此后,给主人留下一片“芳夕悱恻,一往深情”的怀念苦楚。诗人在第四章中写道:皎皎的小白马呀,你乘载着主人行驶在空旷的山谷之中,一捆青草当作你的饲料,你那品格高洁,如瑾如玉的主人,多么让我抽肠刮肚的思念呀!即使如此,我们之间也不要切断联系,希望书信来往,多传佳音,不要因此疏远我,这里有一颗思念你们的灵魂。“毋金玉尔音”,就是说,不要把你那传书捎信的事儿看做比金玉都贵重,“而有遐心”就是不要因此而疏远我。
此章写惜别之依依,状别后之眷眷,缠绵悱恻,思贤如渴。诗人通过苦苦相留,留而不住,以及依依惜别和别后眷眷思念,表达了思贤的主题。所以,后人把白驹当作思贤渴友的代名词那便不言而喻了。
-
周密 送陈君衡被召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欺。秦关汴水经行地,想登临、都付新诗。纵英游,叠鼓清笳,骏马名姬。 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
-
邑带洛阳道,年年应此行。当时匹马客,今日县人迎。暮雨投关郡,春风别帝城。东西殊不远,朝夕待佳声。
-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出处】唐.李白《 山中问答 》 【意思】你问我为什么隐居在这青绿的山林中,我只是笑一笑,没有回答你,内心却是一片自在悠闲。原诗有 桃花流水窅然去 句,其意为
-
荀 氏 太元十二年,有道人外国,能吞刀吐火,吐珠玉金银;自说其所受术,即白衣,非沙门也。尝行,见一人担担,上有小笼子,可受升余。语担人云:“吾步行疲极,欲寄君担。”担人甚怪之,虑是狂人,便语之云:“自
-
作者: 金其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七百六十四
-
红杏了,夭桃尽,独自占春芳。不比人间兰麝,自然透骨生香。对酒莫相忘。似佳人、兼合明光。只忧长笛吹花落,除是宁王。
-
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了。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
《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了。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戊戌年秋日,晨曦穿透云彩,天空湛蓝,有一个声音在我耳边呼唤:去读书岩吧!看看一位先生,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于是,我乘“高铁”专程造
-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出处】唐柳宗元《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 【意思】悠闲地捧起佛门贝叶经,信步走出东斋吟咏朗读。 【全诗】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唐].柳宗元. 汲井漱寒齿,清心
-
《学莫便乎近其人。》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