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梅村《一舸》诗意|阅读答案
霸越亡吴计已行,论功何物赏倾城?
西施亦有弓藏惧,不独鸱夷变姓名!
吴梅村(1609—1671),名伟业,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他是明末清初的重要诗人。他在崇祯年间中进士,官任左庶子,是复社成员,南明政权建立后,他在朝任少詹事,因与马士英、阮大鋮意见不一,辞归乡里。清世祖福临因其文坛盛名,强使他入清朝做官,任国子监祭酒,一年以后借母病的理由还乡,从此再不出仕。吴梅村对于自己仕清一年,在内心中深感痛苦,他在此后有不少诗反映了他的“官”误名声的慨叹。在明末清初的诗人当中,吴梅村是一大家,他的诗以明亡为分界,前期多风华绮丽之作,后期则多苍凉激荡之作。
这是一首感慨西施退隐的诗,命意奇异,发前人之所未发,很有特色。西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有名的传奇人物,她是春秋时越国的美女,生于诸暨苧萝山的一个打柴人的家里。越王勾践与吴国相争,为吴王夫差所败,退守会稽,卧薪尝胆,并接受谋臣范蠡的计谋,投合吴王夫差好女色的弱点,选取了越国的美女西施,经过三年的特种训练,献与吴王,吴王迷惑忘政,后终被越国所灭。吴国灭亡后,西施嫁与范蠡,共同乘船泛游五湖,最后改换姓名,耕于海畔。范蠡归隐江湖之前,曾劝吴大夫文种应及早归隐,给他的信中说: “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音“会”,鸟兽的嘴),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在传统的诗歌中,大多是写西施怎样用声色媚惑吴王,终使吴王耽溺于酒色之中,酿成亡国杀身之祸,对荒淫之君虽有贬意,但基本倾向还是向当政的君王讲历史教训,存心为的是皇帝好。另外也有一种诗是专写范蠡归隐的,其中说功成身退、避祸及早;但很少有人明确写西施功成退隐,没有看到西施是一个身穿罗縠的女政治家。吴梅村的写法是老题的翻新,他面对西施的遗事,不是站在君主一边,慨叹女人可以倾城倾国,而是从另一个方面提出了尖锐的问题:在君主当国的时代,女人为君主立了大功,后果又能如何呢?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种千古常见的政治习俗,难道仅是体现在那些谋臣、武将的身世当中?作者以诗的形象表明了他的意旨所在,他显示出:功高可以震主,而这种功不在于是男人立的,还是女人立的。因此在这种历史存在面前,立有霸越亡吴大功的西施,产生弓藏之惧,并不是没有缘由的疑虑。在这首诗中,诗人给西施以独立的政治身份,表明她的退隐江湖,并不是范蠡的“随船家属”,附庸而去,而是一种有深远政治眼光的独立行动。吴诗意义在于,他写出了私欲重、疑心多的君主当朝,难容功高威广的臣下这样的历史事实,而题材用的是西施之惧祸退隐,就更是别具匠心。吴梅村能写出这首诗,与他自己被清室召用后及早归隐的生活经历有直接关系。他的退隐一方面是不愿侍奉清王朝,同时他也从历史上总结了许多教训,认识到从宦途退出,过一种“松筠敢厌风霜苦,鱼鸟犹思天地宽”的生活,在乱世之中并不是处世的下策。因此,可以认为,吴梅村一舸,其中也载有自己的许多身世感。
-
囚绿记陆蠡作者简介陆蠡(1908~1942),浙江天台人。原名陆考原,现代散文家、革命家、翻译家。1926年考入之江大学,1928年转学到上海劳动
-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陈陶的诗句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上一句:零落黄昏叶渐远。
下一句:杨花与泪偷相伴。
翻译: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翻译:可怜的无名骸骨躺在不定的河边,仍是春天里寂寞女子的梦中人。
上一句:零落黄昏叶渐远。
翻译:渐渐远去的是那些凋谢的黄昏落叶。
下一句:杨花与泪偷相伴。
-
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美文的概念已经不限定于某种文体,或某类内容。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自由的文化,给美文的概念也赋予了更多的开放自由的元素,好散文是美文,好诗歌是美文,好小说是美文,好论文是美文,一条写得好的手机短信,或一段能让人会心而笑的笑话也是美文,用通俗的讲法,写的好的文章,就是美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后青春的诗美文,细希望大家喜欢! 天气很好,适合出去走走。河边的柳条在向我招摇,空气中都有一种怀旧的味道。站在青春的尾巴上,不知道该
-
故人荆府掾,尚有柏台威。移职自樊衍,芳声闻帝畿。昔余卧林巷,载酒过柴扉。松菊无时赏,乡园欲懒归。
-
尧夫大雅哲,禀德实温粹。霜笉秀含润,玉海湛无际。平明坐大府,官事盈案几。高谈遣放纷,外物不能累。非惟席上珍,乃是青云器。
-
[晋]无名氏休洗红,洗红色多淡。不惜故缝衣,记得初按茜。人寿百年能几何?后来新妇今为
-
翁森《四时读书乐(四首选一)》 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注释】 ①《四时读书乐》共四首
-
通荆门荆门限巫山,高峻与云连。蛮夷阻其险,历世怀不宾。汉王据蜀郡,崇好结和亲。乖微中情疑,谗夫乱其间。大皇赫斯怒,虎臣勇气震。荡涤
-
黄庭坚《清平乐》黄庭坚 黄庭坚 晚 春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
-
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 不能行之。忠孝无闻, 仁义不足; 加以断一条讼, 不必得其理; 宰千户县, 不必理其民; 问其造屋, 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 问其为田, 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 讽咏辞赋
名言: 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 不能行之。忠孝无闻, 仁义不足; 加以断一条讼, 不必得其理; 宰千户县, 不必理其民; 问其造屋, 不必知楣横而棁竖也; 问其为田, 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