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怀》情诗三百首赏析
愁怀
作者: 朱淑真
【原诗】:
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1)。
东君是与花为主(2),一任多生连理枝(3)。
满眼春光色色新,花红柳绿总关情(4)。
欲将郁结心头事,付与黄鹂叫几声(5)。
【译意】:
把鸥鹭与鸳鸯强置一池,要知道它们的羽翼是很不适宜放在一起的。
春神都与百花做主,任他们自由自在地多生出连理枝。
满眼春光,每一片春色都是新的,花红柳绿,总能理解自己内心的怨苦,同情自己的悲苦命运。
郁结在心头的痛苦,惟有托付黄鹂叫几声代为倾诉。
【点评】: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往往是造成青年男女婚姻悲剧的主要原因,它扼杀了自由的恋情,摧残了人性的自尊。面对人间这种残酷的现实,诗人喊出了一个弱女子内心里的悲怨之声:为什么春神尚且能关心百花的幸福和命运,任它们自由自在地多结连理,而人间又为什么要有如此多的伦理纲常来破坏幸福、自由的恋情呢?这悲怨之声是这样的微弱与婉曲,诚如黄鹂鸟轻微而无力的几声啼鸣。但这悲怨之声也说明了主人公个性的苏醒和独立人格的追求,有如那个黑暗、苦难的年代的天空中划过的一道闪电。
-
兀兀山行无处归,山中猛虎识棕衣。俗客欲寻应不遇,云溪道士见犹希
-
国学名句“君子心不苟愿,必以求学;身不苟动,必以从师”出处和解释
【名句】君子心不苟愿,必以求学;身不苟动,必以从师 语出汉代徐干《中论·治学》。君子心中从来不随便产生什么别的念头,有念头那就一定是学习;其身体从来不随便行动,要行动那就一定是去拜师求教。说明君子心无
-
设庠序,陈礼乐,隆雅颂之声,盛揖让之名,以风化天下,如此而不治者未之有也。|什么意思|
《设庠序,陈礼乐,隆雅颂之声,盛揖让之名,以风化天下,如此而不治者未之有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作者: 钟志清 【作家简介】纪伯伦(1883—1931),黎
-
首联虽是转述村叟的情况,但可以烈感受到无比的凄恻、沉痛之情。颔联写战乱给村叟带来的灾难。桑柘,表达对官府朝廷无声而无比愤怒的控诉和抨击。颈联则通过村叟欲求生存的愿望的破灭,使全诗具有了一种普遍性指向和代表意义。尾联衰翁有气无力倚门对着前
-
兰陵王·柳 【宋】周邦彦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来岁去,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
-
【生卒】:1875—1933【介绍】: 苏联著名的社会活动家。1892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03年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后,成为布
-
五十五动心忍性五十五动心忍性 尧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玉者,温润之物,若将两块玉束相磨,必磨不成,须是得他个粗矿底物,
-
杜甫《 夔州歌十绝句 》 杜甫在成都留住了五年,梓州一年,辗转从云安来到夔州。这是杂写风物的夔州歌十绝句中的第一首。杜甫所以南奔,一是由于当时剑南节度使严武已死,自己失去了依傍,加上当地叛乱又起,刀光
-
孔子曰:“其为人也,发愤 ① 忘食 ② ,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十九) 注释 ①发愤:决心努力,勤奋。②食:吃饭。 【译文】 孔子说:“我这个人,勤奋起来忘记了吃饭,快乐起来忘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