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卬》情诗三百首赏析
瞻卬
作者: 荆三隆 【本书体例】
【原文】:
瞻卬昊天,则不我惠。孔填不宁,降此大厉。邦靡有定,士民其瘵。蟊贼蟊疾,靡有夷届。罪罟不收,靡有夷瘳。
人有土田,女反有之。人有民人,如覆夺之。此宜无罪,女反收之。彼宜有罪,女覆说之。
哲夫成城,哲妇倾城。懿厥哲妇,为枭为鸱。(1)。妇有长舌,维厉之阶。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匪教匪诲,时维妇寺。
鞫人忮忒(2),谮始竟背。岂曰不极,伊胡为慝!如贾三倍,君子是识。妇无公事,休其蚕织。
天何以刺?何神不富?舍尔介狄,维予胥忌。不吊不祥,威仪不类。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天之降罔,维其犹矣。人之云亡,心之忧矣。天之降罔,维其几矣。人之云亡,心之悲矣。
觱沸槛泉(3),维其深矣。心之忧矣,宁自今矣。不自我先,不自我后。藐藐昊天,无不克巩。无忝皇祖(4),式救尔后
【鉴赏】:
本篇是一首政治讽喻诗。指斥周幽王宠幸褒姒,致使朝政大乱,祸国殃民,在一定程度上对西周末年黑暗的政治状况作了大胆的揭露。
从诗中反映的内容看,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前途和命运深深的忧虑,其本人也是黑暗政治现实的受害者,因此在讽刺批判幽王等人的同时,也悲叹自己的不幸,生不逢时,他站在维护贵族阶级利益的立场上对现实忧心如焚,希望幽王能够改恶从善,挽回其失败的局势。从司马迁的史记·周本纪中我们可以知道,幽王是西周王朝最后一个国君,在位共十一年,不务正道,昏庸腐败,重用奸臣,诬陷忠良,特别是得到褒姒之后,废了申后,又赶走了太子(申后的儿子),引起了申侯的强烈不满。申侯联合一些部落首领攻打幽王,幽王点起烽火,向诸侯们求援,但由于他曾为博得褒姒一笑,在无军情时点燃烽火,诸侯来后,没有敌人,褒姒大笑,视国家大事如同儿戏。此次,虽军情紧急,但幽王已失信于其他诸侯,因而没有军队赶来相救,从而招致申侯杀幽王于骊山之下,西周王朝也随之灭亡。因此本诗作者在诗中所反映的状况是真实可信。作者也绝非危言耸听,而是在西周王朝濒临灭亡的关头所发出的愤怒的呼声,表现出统治阶级内部的重重矛盾,给我们描绘出一幅政治动乱前夜那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历史画面,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
全诗共分七章,前二章尽诉幽王的苛政,揭发了他的种种罪行:“邦靡有定”,在他治理下国无宁日;“士民有瘵”,百姓没有活路,使国事混乱;“此宜天罪,女反收之”,无罪的人,你将他收进大狱,“彼宜有罪,女复说之”,做恶的人反而被重用,从而指出幽王的倒行逆施是国家灭亡的重要原因。第三章指出幽王推行苛政,国家遭难的根源在于对褒姒的宠幸。她如同“枭”和“鸱”一般,狠毒贪婪,以她善为谗言的“长舌”干预朝政,成为国家灾祸的根源。作者这种“女人是祸水”的观点,实际上是为幽王开脱,因此这无疑是一种偏见。第四章从正面谈到女人应该去从事养蚕纺织的事情,不应参政。第五章作者沉痛地指出幽王的作恶终将导致周王朝倾覆的可悲下场。第六章写贤士都纷纷逃亡,自己忧心忡忡,为周王朝面临的溃败,发出了“心之悲矣”的无限悲叹。最后一章写作者希望幽王能够改邪归正,并祈求苍天降福,以挽救周贵族的子孙们,在一片悲哀声中结束了全篇。
诗序说此诗是“刺幽王大坏也”。我们认为这是符合本篇各章所揭示的内容的,但在指斥幽王的同时,还殷切地希望他能悔过,从而挽救周王朝,表现出作者对周王朝的耿耿忠心。我们可以说这是贵族中的有识之士对行将崩溃的周王朝所唱出的一首挽歌。
本诗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多采用直陈其事、直抒胸臆的手法,言辞激越慷慨,犀利似剑。
-
《诗经·邶风》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爱〕通“薆”、“僾”,隐藏、荫蔽。〔娈(luan)〕
-
七十六逾年后杖七十六逾年后杖 曹侍中彬,为人仁爱多恕。尝知徐州,有吏犯罪,既立案,逾年然后杖之,人皆不晓其旨。彬曰:“吾闻此
-
作者: 胡昭著 【本书体例】
-
《梅花·暗香》咏梅花诗鉴赏 汪元量西湖社友有
-
《牡丹·白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白居易城中看花
-
四旬诗既是咏画中鹦鹉,又是写诗人自己。前两句说,鹦鹉羽毛脱落,离开了金殿,独自依托在侍御家的墙壁上哀鸣,实际上是在写自己遭受挫折,从翰林院失意归来,形单影只,前来向侍御史倾诉衷肠。后两句说,鹦鹉能模仿人说话,终究要被遗弃,最后还得飞向陇
-
【名句】系春心情短柳丝长,隔花阴人远天涯近 [注释与译文]春心,男女爱恋之心。崔莺莺对张生爱得太深,总感到爱得还不够,与柳丝相比还嫌情短;双方只是隔着花荫,却难以接近意中人;相比之下倒觉得天涯还算近了
-
古典文学作品《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原文|注释|精注|赏析
(夫人,长老上云, 〔2〕 今日送张生赴京,就十里长亭 〔3〕 ,安排下筵席。 我和长老先行,不见张生小姐来到。(旦、末、红同上, 〔4〕 )(旦云)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去。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
-
人皆劝我酒,我若耳不闻。今日到君家,呼酒持劝君。为此座上客,及余各能文。君诗多态度,蔼蔼春空云。东野动惊俗,天葩吐奇芬。张籍学古淡,轩鹤避鸡群。阿买不识字,颇知书八分。诗成使之写,亦足张吾军。所以欲得
-
丛林真百丈,法嗣有横枝。?玉版、横枝,竹笋也。?不怕石头路,来参玉版师。聊凭柏树子,与问箨龙儿。瓦砾犹能说,此君那不知。 作品赏析原题:器之好谈禅不喜游山山中笋出戏语器之可同参玉版长老作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