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水》情诗三百首赏析
泮水
作者: 干戈戎贵堂 【本书体例】
【原文】:
思乐泮水(1),薄采其芹。鲁侯戾止(2),言观其旂(3)。其旂茷茷(4),鸾声哕哕(5)。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思乐泮水,薄采其藻。鲁侯戾止,其马蹻蹻(6)。其马蹻蹻!其音昭昭。载色载笑,匪怒伊教。
思乐泮水,薄采其茆(7)。鲁侯戾止,在泮饮酒。既饮旨酒,永锡难老。顺彼长道,屈此群丑(8)!
穆穆鲁侯(9),敬明其德。敬慎威仪,维民之则(10)。允文允武(11),昭假列祖(12)。靡有不孝,自求伊祜(13)。
明明鲁侯(14),克明其德。既作泮宫(15),淮夷攸服(16)。矫矫虎臣(17),在泮献。淑问如皋陶(18),在泮献囚。
济济多士(19),克广德心。桓桓于征(20),狄彼东南(21)。丞丞皇皇(22),不吴不扬,不告于訩(23),在泮献功。
角弓其觩(24),束矢其搜(25)。戎车孔博,徒御无斁(26)。既克淮夷,孔淑不逆。式固尔犹(27),淮夷卒获。
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28),怀我好音。憬彼淮夷(29),来献其琛:元龟象齿,大赂南金(30)。
【鉴赏】:
诗序说:“泮水,颂僖公能修泮宫也。”可是全诗的重心却不是写能修泮宫。诗的前三章写了泮宫。也只是当僖公活动的场景而已。全诗极大部分是写鲁僖公派兵征服淮夷,凯旋归来,朝臣在泮宫献捷报功,淮夷也派使者来朝进贡珍宝。诗的主旨是赞颂鲁僖公能文能武,有智慧才略,有道德,有威望。
泮水共八章,每章八句。第一章至第三章写泮水之滨的盛会。在三章的开首运用比兴复沓的手法渲染泮水两岸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鲁侯与其随从来至泮宫,举行颂祷。第四章至第五章侧重写鲁侯。写鲁侯明其德孝其祖,亦文亦武,威武端庄,品德淳厚。第六章至第七章写盛会的由来:三军随鲁侯出征,讨伐淮夷,淮夷归降。最后一章,以正鸮栖林,含桑葚而吐好音,抒发胜利后的喜悦之情。全诗脉络清晰,内在联系紧密。
泮水是一篇歌功颂德的“颂”诗,在艺术表现上是具有其特色的。这首颂诗是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诗是从泮水边的盛宴写起的,先写鲁僖公率随从来到泮宫,阵容威武雄壮,僖公面带笑容和颜悦色,在泮宫举行颂祷。泮水边的盛宴,本在鲁侯领兵讨伐淮夷取得胜利之后,可是诗首先用三章的篇幅不惜笔墨地铺写这次胜利后的盛大宴会,形成章法上的跌宕,运用倒叙的手法,以突出和强调胜利之不易,也引起读者“为什么要举行这样规模的盛宴”的悬念,这个问题直到第六、七章才作了交代,这种倒叙方式的运用不仅使读者觉得紧凑有力,而且能引发读者一口气读完这首长诗的兴趣。
这首“颂”诗还采用了“国风”所惯用的“比兴”和“复沓”的表现手法,增强这首诗的抒情性。泮水前三章的开首两句“思乐泮水,薄采其芹”;“思乐泮水,薄采其藻”;“思乐泮水,薄采其茆”。这种先言他物,来引起所赋咏之事,正是比兴手法的运用。不仅为鲁侯率臣出场起了兴起的作用,而且渲染了人物活动场所泮水之滨的欢乐气氛。这首诗最后一章的前四句,也采用了“比兴”的手法。作者用“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兴”起后四句,淮夷臣服后,感于鲁国恩惠“来献其琛”。兴中寓比,不仅运用得自然贴切,而且增强了诗的抒情色彩。这首“颂”诗前三章的前三句巧妙地运用了重迭复沓的手法,反复吟咏,仅用“芹”、“藻”、“茆”三个字就说明了人们在采小芹,采水藻,而且点明了这些活动的场所分别在“水边”、“水面”。这样前三章头三句的既比兴又复沓的手法不仅使这首“颂”诗的前三章具有“风”的特色,而且打破了表现手法上的单一。诗中第三章的“在泮饮酒”,第五章的“在泮献囚”,第六章的“在泮献功”,虽然中间隔了一章,位置参差错综,但在艺术效果上同样具有重迭复沓的作用。
这首诗在用词上也是很讲究的,除前三章所说用词精当外,善用叠词也是本诗的一个特点。如写鲁侯的庄严威武,用“穆穆”;写三军的雄壮,用“桓桓”;写将帅的勇猛,用“矫矫”等。其精当妥贴的程度,可知作者是费过一番推敲的工夫的。此外诸如“哕哕”、“哕哕”、“跻跻”、“昭昭”、“明明”、“济济”、“烝烝皇皇”等叠词的运用都能使刻画的对象形象鲜明,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总之,这首“颂”诗虽以“赋”为基本写法,但并不使人感到平直乏味,其原因就是除了以“赋”为主要表现手法外,还灵活巧妙地运用了“比兴”、“复沓”等多种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因此,也使这首诗既具有颂诗的宏大壮丽的特点,又具有较浓的抒情色彩。明代评论家孙镰评此诗说:“大体宏赡然造语却入细,叙事甚精核有致。前三章近风,后五章近雅。”(孙月峰评诗经)
-
本文先从永州的全景全貌着笔,各个方向山水如画,“皆永中幽丽奇处也”。而后通过宾主之间的对比和映衬,突现出文章所要描写的主要对象——袁家渴的景物。水有声,山有色,枝干扶疏,花叶摇曳,参差错落,色彩斑驳。
-
形羸骨瘦久修行,一纳麻衣称道情。曾结草庵倚碧树,天涯知有鸟窠名。
-
作者: 岳耀钦
-
游山谁可游,子明与浮丘。叠岭碍河汉,连峰横斗牛。汪生面北阜,池馆清且幽。我来感意气,捶炰列珍羞。扫石待归月,开池涨寒流。酒酣益爽气,为乐不知秋。畴昔未识君,知君好贤才。随山起馆宇,凿石营池台。星火五月
-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眄视指使
名言: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
陈羽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从军行,乐府歌曲(相和歌辞之平调曲),一般都用以记述军旅征战之事。这首诗所写,也就是军旅征战中的一个场面。 首二句写环境。海畔
-
白发生偏速,交人不奈何。今朝两鬓上,更较数茎多。
-
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 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外储说左上》) 【鉴赏】 楚厉王在位
-
谱牒·家谱的基础知识·家谱的内容与格式 家谱
-
晓色重帘卷,春声叠鼓催。长垣连草树 ② ,远水照楼台。八境烟浓淡 ③ ,六街人往来 ④ 。平安消息好,看到岭头梅 ⑤ 。 ①此诗写清晨登八境台所见远近景色。②长垣: 长长的城墙。③八境: 指古赣州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