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白《渡荆门送别》全诗原文、翻译、注释和赏析 - 诗词注释、鉴赏赏析和解读
渡荆门外,见秋草一百里,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翻译:
渡过荆门,眼前是绵延百里的秋草,
我问过在哪里有酒店,牧童远指着杏花村。
黄昏来临时心情烦闷,我驱车登高原。
夕阳无限美好,只可惜将要入夜。
注释:
渡荆门:指杨敬之经过荆门,南下边塞的意境。
秋草一百里:形容景色壮美,具有秋天的特色。
酒家:指酒楼、客栈等提供住宿和饮食的地方。
牧童:牧人、放牧牛羊的人。
杏花村:酒馆所在地,也是诗中一处景点,迷离而遥远。
登古原:指向高处登山,远眺的意境。
夕阳无限好:夕阳的美好景象。
近黄昏:将要入夜。
赏析:
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是一首描写边塞壮丽景色和离别哀愁的诗。全诗以渡过荆门这个地点为开篇,为接下来的描写做出了铺垫。接着通过秋草一百里的形象描绘出边塞的广袤景色,给人一种宏伟的感觉。
在诗中,杨敬之驱车登高原,心情烦闷。此时夕阳在西方无限丽美,但他却感到痛苦,因为夜晚即将来临,描绘出一种伤感的离别心情。整首诗通过景色的描绘,从而凸显出离别之痛,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哀伤之情。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释】
荆门:即荆门山,在现在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牙山对峙,形势险要。楚国:楚地。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怜:爱。
【鉴赏导示】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县附近)。幼时随父迁居锦州彰明县青莲乡(今四川江柚县)。二十五岁离蜀,漫游各地。天宝初供奉翰林,又受权贵排挤出京。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风雄奇豪放,语言自然明净、华美生动。其诗在思想精神和创作方法上,对后世诗人的创作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此诗是李白青年时代初出蜀地所作,写于开元十年(726),是李白由三峡出蜀,沿江东下途中的作品。全诗以雄奇的笔触,描绘开阔伟丽的景象,反映了作者年少远游、倜傥不群的心情。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李白在二十岁以前一直在四川,这首诗是他刚刚出蜀东下,远渡荆门所作。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当时,年轻的诗人怀着“仗剑去国,身济天下”的壮志,展望前程,不免心情激动。祖国的壮丽山河,更增添了生活的光彩。全诗一气直下,格调轻快,意境高远,想象瑰丽。首联交待本次壮游的地点和目的,为下文蓄势,引出了下面几句。中间两联写景。先写山势与流水,而后又用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长江出三峡时的近景与远景。此两联,以颔联最为壮阔。“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形象地描绘了船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壮丽雄奇而又多彩的景色,蕴含着诗人的喜悦之情和青春活力,反映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月下”、“云生”二句,想象奇妙瑰丽,历来被视为不朽佳句。尾联缘江而发遐想,在“故乡水”送行的深情祝愿中,化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大好前程的憧憬。这种奇想言尽意远,韵致清长。
【鉴赏要点】
[1]名句: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2]风格豪放,意境高远。[3]意象鲜明,写景层次井然。[4]善于运用想象的方法描写景物。
-
黄庭坚《诉衷情》黄庭坚 黄庭坚 在戎州,登临胜景,未尝不歌渔父家风,以谢江山。门生请问:“先生家风如何?”为拟金华道人 ① ,作此章。 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钩丝。锦鳞正在深处,千尺也须垂。吞又吐,信
-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出处】唐王昌龄《 出塞 》。 【意思】现在高悬在天空的月亮和古代秦朝时所照射的月亮是一样的;而现在的关卡和汉朝时候所设立的关卡也是一样的。但是,那些离开故乡越
-
鹤有不群者,飞飞在野田。饥不啄腐鼠,渴不饮盗泉。贞姿自耿介,杂鸟何翩翾。同游不同志,如此十余年。一兴嗜欲念,遂为矰缴牵。委质小池内,争食群鸡前。不惟怀稻粱,兼亦竞腥膻。不惟恋主人,兼亦狎乌鸢。物心不可
-
开篇二句“从军征遐路,讨彼东南夷”,点明从军远征的目的。作者是个胸怀大志的人,这次出征无疑为他提供了一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因此,他对这次从军出征抱有很大的希望。一个“遐”字、一个“讨”字,写出了这次出征的浩浩荡荡、堂堂正正,显现了诗人内
-
[唐] 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
-
题中的“同作”之意,可知这十首词为同时之作,属组词性质。再进一步考证,其第十首“卅年尽铸神州铁”叹嗟刘公岛战败、北洋舰队覆灭,为乙未正月事。
-
海陵佚史 明刊本《海陵佚史》正文书影 明刊本《海陵佚史》 正文书影 明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两卷。题“无遮道人编次,醉憨居士批评”。作者不详。成书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后。 现存主要版本有明刊本,
-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出处】唐杜甫《 蜀相 》。 【意思】衬映着石阶的绿草独占春色,树叶丛中的黄莺徒然发出好听的鸣 声。隔叶:被树叶遮掩。黄鹂(l):黄莺。 【赏析】 碧草掩映着
-
当代短篇小说集。贾平凹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1月出版。列入“萌芽丛书”。这是作者的第一本作品集。内收短篇小说37篇,均写于1976年底至1979年底。作者说,本书各篇所记录的都是曾使他激动过的人
-
宜春苑中春已归〔1〕,披香殿里作春衣〔2〕。新年鸟声千种啭〔3〕,二月杨花满路飞。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