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创新用典名句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等文中引用
■解读
习近平同志引用庄子逍遥游中的这句名言,形象地表达出教师知识积累的重要作用。在习近平同志为我们时代“好老师”描摹的集体肖像中,“要有扎实学识”是重要内容。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如果缺少扎实的知识功底,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如何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三尺讲台,传递的是知识,流动的是文化,学生可以原谅老师严厉刻板,但是不能原谅老师学识浅薄。
在信息时代,知识正以几何级数的速度更新换代,教师如果不注重更新知识体系,就难免知识老化、能力僵化、思想钝化,就难以担负起“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责任。现代教育,不仅是专业知识的灌输,更是综合素质的培养、人格品行的涵养,教师更应该视野开阔、博采众长。正所谓“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
■原典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è)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战国﹞庄子庄子·逍遥游
■释义
庄子·逍遥游中的这段话通过一系列的比喻,道出了做好基础工作的重要性。首句“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意思是,水积蓄得不够深厚,就没有负载大船的力量。接着庄子又用了两组形象的比喻阐明这个道理:在庭堂的低洼处倒一杯水,那么放一根小草便可当作船,而放上一个杯子就粘住不动了,这是因为水浅而船大的缘故。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则无力托负巨大的翅膀。所以,鹏鸟高飞九万里,那风就在它的下面,然后才乘着风力,背负青天无阻碍地飞往南海。
对此,道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老子也有相似的表述。老子第三十九章称:“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告诫人们要能“处下”“居后”“谦卑”,欲成大事,须从基础做起。
-
土耳其人死后便请教长来诵读《古兰经》,男的挖墓,女的准备供奉的食物。在死者脸上盖上面纱,祈祷后默哀片刻,便将尸体放入棺木,由男女数人守灵柩。搬运灵柩时,女人们唱着挽歌,埋葬时则由教长继续唱挽歌。埋葬后
-
苏轼的《送子由使契丹》以辞别儿子出使辽国的情景为题材,表达了父子情深的主题。诗中描绘了辽国的美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儿子的悲伤和希望。这首诗以深情的笔墨勾勒出父爱与别离的内心痛苦,展现了苏轼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情感表达能力。通过读这首诗,我们能感受到父爱的伟大和不舍。
-
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殷勤谢却甑中尘。啼鸟有时能劝客,小桃无赖已撩人。梨花也作白头新。 作品赏析【注释】①与上阕《浣溪沙》同韵,当作于同年,即庆元六年(1200)。词中罕见关怀民生疾苦之
-
《先秦散文·庄子·人间世(节选)》原文鉴赏 颜
-
萧立之《第四桥》 自把孤樽擘蟹斟,荻花洲渚月平林。 ① 一江秋色无人管,柔橹风前语夜深。 【注释】 ①擘(bai):掰开。 【译文】 掰开蟹,自斟自饮,荻花洲上,月洒平林。一江秋色,无人拘管,深夜里,
-
《诗经》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 我心西悲。制彼裳衣,
-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
【注释】 选自唐·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鲦(tiáo):又名白鲦,一种生于淡水的小白鱼。 矫:举。扬雄《解嘲》:“矫翼厉翮。” 皋:水边高地。 麦陇:麦田。陇,田
-
(节自 《赵世家》) 屠岸贾者,始有宠于灵公,及至于景公,而贾为司寇 ① 。将作难,乃治灵公之贼 ② ,以致赵盾。遍告诸将曰: “盾虽不知,犹为贼首,以臣弑君,子孙在朝,何以惩罪,请诛之。” 韩厥曰
-
一 有一时,就是民国二三年时候,北京的几个国家银行的钞票,信用日见其好了,真所谓蒸蒸日上。听说连一向执迷于现银的乡下人,也知道这既便当,又可靠,很乐意收受,行使了。至于稍明事理的人,则不必是“特殊知识
-
(清)郑珍 断岩千尺无去处, 银河欲转上天去①。 水仙大笑且莫莫②,恰好借渠写吾乐③。 九龙浴佛雪照天④, 五剑挂壁霜冰山⑤。 美人乳花玉胸滑, 神女佩带珠囊翻⑥。 文章之妙避直露, 自半以下成霏烟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