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答黄九烟》原文|翻译|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答黄九烟》原文|翻译|赏析

清·尤侗2

辱赠扇头十绝3,首云“今朝喜得见尤侗”,见者无不怪之。仆解之曰:“白也诗无敌”,杜甫诗也;“饭颗山头逢杜甫”,李白诗也;下此则“不及汪伦送我情”4,“旧人惟有何戡在”5,无不呼名者,又何怪也?不特此也6,人苟知己7,字之可,名之亦可8。即呼之为牛,呼之为马,亦无不可。苟非知己,则称之为先生,直叱之为老奴耳9;尊之为大人,犹骂之为小子耳。至于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则其人何如人哉? 白之名甫10,甫之名白,先生之名侗,一也。诚恐先生借仆名押韵耳11。苟仆而可名,仆不朽矣。

1 黄九烟:名周星,明末官任主事,入清隐居。2尤侗(1618-1704):字同人,号西堂老人。清代文学家、戏曲家。大部分作品收入西堂全集。3 辱:谦词,承蒙。4“不及”句:唐李白诗句。5“旧人”句:唐刘禹锡诗句。6 特:但、只。7苟:如。8“字之”二句:意为呼其字可以,呼其名也可以。9直:当,等于。10名:作动词用,称呼。11诚恐:诚惶诚恐的简语,表示极端恭敬之意。

【析点】 名字作为一种符号,从一开始就是一种民族文化传统的产物,且带有明显的区域性质。在中国,古人始生而有名,至二十岁成人,行冠礼加字,合称“名字”。与儒家文化传统相联系,中国人的名字被赋予了较多“礼”的内容。封建统治者在名字问题上大作“礼”的文章,生出了“避讳”说、“名讳”论等。

清初黄九烟在赠尤侗的扇头诗中直呼其名,便被周围人指责为失敬无礼。于是尤侗写这封信加以辩驳。他首先征引历史上著名诗人间直呼姓名的诗句,既用事实有力地批驳了时人错误的看法,同时又给全文增添了文采。接着作者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有礼与无礼不在口头形式,而重在内心的实际,如果二人相知,就算称牛呼马也无妨尊爱;如果二人不相知,即便尊为大人先生,亦不过叱骂之为老奴小子也。尽管出语有些偏激,但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掩饰在“名”后面的封建礼教的虚伪本质。“常不敢说,则其人何如人哉?”继承了明代要求个性解放的思想余辉,是对封建社会里人的价值的大胆质疑,更是要求摆脱礼教束缚的疾切呐喊。

今天,直呼名字更比称呼职位官爵来得亲切自然。观念的更新无疑昭示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但透过三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不难看出尤侗这封短信具有的价值和意义何其重大

猜你喜欢
  • 千家诗《柳宗元·渔翁》题解与鉴赏

    渔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1],晓汲清湘燃楚竹[2]。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3]。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 《啊,美好的日子》作品分析

    “荒诞派戏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一部戏剧力作,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之一。1961年上演。 这部戏剧是两幕剧。第一幕描写的是:刺

  • 《望月怀远》禅思哲理诗赏析

    望月怀远张九龄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②,竟夕起相思③。灭烛怜光满④,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⑤。【注释】①

  • 围炉夜话·清王永彬

    围炉夜话·清王永彬 - “境遇无常须自立·光阴易逝早成器” 【原文】 人生境遇无常,须自谋一吃饭本领;人生光阴易逝,要早定成器日期。 【译文】 人生中的环境和遭遇是没有定数的,自己一定要谋求足以养活自

  • 李白《同族侄评事黯游昌禅师山池其一》全诗赏析

    远公爱康乐,为我开禅关。萧然松石下,何异清凉山。花将色不染,水与心俱闲。一坐度小劫,观空天地间。

  • 韦应物《赠崔员外》全诗赏析

    一别十年事,相逢淮海滨。还思洛阳日,更话府中人。且对清觞满,宁知白发新。匆匆何处去,车马冒风尘。

  • 湘夫人高中古诗词填空(湘夫人古诗词填空)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湘夫人高中古诗词填空,内容包括湘夫人古诗词填空,求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湘夫人的句子默写考点搜,湘夫人里常考的默写。《九歌·湘夫人》作者:屈原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

  • 《和项王歌赏析》

    此诗《史记》、《汉书》都未见收载。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从《楚汉春秋》中加以引录,始流传至今。《楚汉春秋》为汉初陆贾所撰,至唐犹异。刘知风、司马贞、张守节都曾亲见,篇数与《汉书·艺文志》所载无异。本诗既从此书辑出,从材料来源上说,并无问题

  •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注释、译文和评说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① (

  • 其接人于少长贵贱,一以诚信,乡里咸称爱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其接人于少长贵贱,一以诚信,乡里咸称爱之。》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