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唐宋词之《晁补之《临江仙》》原文、鉴赏和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唐宋词之《晁补之《临江仙》》原文、鉴赏和赏析

晁补之临江仙晁补之

晁补之

信州作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松间药臼竹间衣。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月斜西院愈声悲。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注释 ①“水穷”二句:王维终南别业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②“青山”二句:范仲淹越上闻子规:“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不如归,古人以为杜鹃的啼声像在说“不如归去”,常用来寄托游子思归之意。

静听松风图 【宋】 马麟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鉴赏 本篇作于元符二年(1099)作者贬官监信州酒税时,主要是描写迁客漂泊异乡时的思归之情。词中所描绘的幽冷意境,有唐代山水诗人的韵味。晁补之自幼就有大志,有经世济民的抱负与才干。但是因为新旧党争,他长期处在政治斗争的旋涡中,流放在外不受重用。绍圣四年(1097)晁补之贬监处州盐酒税,中途遭母丧而奉柩还乡。史载他为母守丧期间因悲痛病毁几死。元符二年服除,马上又被判监信州(今江西上饶)盐酒税,时年四十七。人生的坎坷加上年华的逝去,这一切在他心中造成了巨大的伤痛。在信州贬所,晁补之也试图用乐观、“出世”的心态来面对一切苦难,就如同他的老师苏轼那样;但是儒家“入世”的思想仍然时时煎熬着他。本词背后所隐藏的正是作者内心的这种矛盾。

词的上阕主要写信州生活的艰苦和清闲,单独看来颇有隐士悠闲的情趣,词中清幽之愉悦胜过贫苦之悲凉。首二句写自己在“江城”信州时因没钱购买房屋,只能在荒僻的野寺与僧人同住。寺称“野寺”,僧叫“残僧”,是刻意凸显其简陋和凄清,杜甫山寺诗有“野寺残僧少”之句,是作者所本。但杜诗轻松,晁词沉重,可谓用典而不滞。词人生活在如此荒僻的所在,每天的生活自然单调而悠闲。“松间”以下三句,便是极形象地写出他生活的概况。“松间药臼竹间衣”句写静态的景物。松下放着药臼,说明主人曾采药、捣药,竹间晾着衣服,可见生活设施之紧缺。这一场景,是一幅典型的林间隐居图,让人觉得非常悠远清空。

“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二句化用王维著名的诗句,只是做了简单的语序变动,表面上也是在写作者悠闲的心态。但是就是这小小的变动,仔细读来却能品味出完全不一样的意思。王维诗名终南别业,是写他隐居“别业”时悠闲自在的生活,而晁补之此时不要说“别业”,连个自己的居所都没有,他的“悠闲”与王维是迥然不同的。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首先是他自己在悠闲地“行”、悠闲地“坐”,在不经意间走到了水源头,又漫无目的地看着云起云散,自在之情当然不言而喻。而晁补之的“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二句,则是他刻意去“行”去“看”,作者想“行”却已到了水穷处,想“看”却只有云起云散,这是在表达一种山穷水尽的困窘,不是“自在”而恰恰是“不自在”,是孤独悲凉、百无聊赖。

上阕中作者还在假装享受清闲生活的愉悦,下阕则完全转入了那种孤独的幽怨。开头两句不直接写自己的心情,而是从“幽禽”入手。这本是“鸟鸣山更幽”的意境,作者却问道“缘底事”并觉得“苦”,可见与上阕的心态已有很大区别。同样的环境,在不同的心情下,人往往能得到不同的体验,这句词是这个道理的最好注解。“醉耳”二字说明作者喝了酒,那酒自然也是愁闷之酒。“月斜西院愈声悲”句过渡,写月亮西斜而鸟鸣声却越来越悲凉。“月斜西院”可知作者痴痴地听了好久,也说明了他内心的悲哀。古时传说杜鹃又名子规,乃是蜀望帝死后所化,叫声犹如人在说“不如归去”,闻者心碎。作者最末两句巧妙地化用这一传说,又引用范仲淹越上闻子规诗,假托杜鹃之口,写出了自己思归的心情,不仅新颖异常,而且含蓄而生动。

整首词都是在写作者谪居的生活,上阕主要写生活之悠闲,下阕则写心境之凄苦,两相对比,可见作者内心的矛盾。本词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多处化用典故和前人诗句,这也是晁补之词的一大特色。晁补之以其杰出的才华,继承了苏轼开拓的豪放词风,又增之以典雅凝重,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清人冯煦蒿庵论词称誉说:“(晁补之)所为诗馀,无子瞻之高华,而沉咽过之。”这一评价,并不算过。(姚苏杰)

猜你喜欢
  • 寓言《一钱莫救》意译和解说

    一人, 性极鄙啬, 道遇溪水新涨吝出渡钱, 乃拼命涉水,至中流,水急冲倒,漂流半里许。其子在岸旁,觅舟救之。舟子索钱, 一钱方往, 子只出五分, 断价良久不定。其父垂死之际, 回头顾其子大呼曰: “我

  • 鲁迅《无题·血沃中原肥劲草》全文、注释和赏析

    血沃中原肥劲草, 寒凝大地发春华。 英雄多故谋夫病, 泪洒崇陵噪暮鸦。 【注释】 鲁迅日记 1932年1月23日载:午后为高良夫人写一小幅,句云: 血沃中原肥劲草。 【析】 绝句这种诗体,篇幅

  • 《临行与故游夜别·何逊》原文与赏析

    何逊历稔共追随,一旦辞群匹。复如东注水, 未有西归日。夜雨滴空阶, 晓灯暗离室。相

  • 《枪竿岭‌赏析》

    这是诗人初到枪竿岭之作,描绘了枪竿岭奇峻的山势和秀丽的景色,并说明它的大致地理位置是在北方。这首五律,从内容看是诗人又一次经过这里,抒写了与上一次迥乎不同的感受。诗人两次经过枪竿岭,七绝写初来是“落日青林杜宇啼”的夏季,这首五律则是写再到正值晚秋。诗开头两句说:“薄宦辞家远,经秋未得归。”点出再到的

  • 古代诗歌之郑谷《淮上与友人别》全译、翻译和译文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2 ,君向萧湘我向秦 3 。 【注释】 1.淮上:淮,淮河,我国大河之一。淮上,指扬州。 2.风笛:风中的笛声。离亭:即长亭、短

  • 白居易《和郭使君题枸杞》全诗赏析

    山阳太守政严明,吏静人安无犬惊。不知灵药根成狗,怪得时闻吠夜声。

  • 袁中道《游黄山记》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袁中道《游黄山记》 袁中道 循歙浦里许,即见黄山云门峰。锋锷其利,已与诸山仙凡隔也。游人乍见之,有若山灵遣一使以逆客者。倚山傍溪,行松篁影中,可一舍,至山口岭复见之,至芳村跃而左右,近汤口乃隐,有若三

  • 张晓风《秋天·秋天》赏析

    张晓风《秋天秋天》原文 古往今来,人们描写吟咏秋天的诗文,如同这周而复始、每年一度的秋天一样,层出不穷,难以尽数。但在不同的作家笔下,尤其是个性饱满的作家笔下的秋天,依然是千姿百态的。一千个观众就有一

  • 韩愈《泷吏》全诗赏析

    南行逾六旬,始下昌乐泷。险恶不可状,船石相舂撞。往问泷头吏,潮州尚几里。行当何时到,土风复何似。泷吏垂手笑,官何问之愚。譬官居京邑,何由知东吴。东吴游宦乡,官知自有由。潮州底处所,有罪乃窜流。侬幸无负

  • 王维《送綦毋秘书弃官还江东》全诗赏析

    明时久不达,弃置与君同。天命无怨色,人生有素风。念君拂衣去,四海将安穷。秋天万里净,日暮澄江空。清夜何悠悠,扣舷明月中。和光鱼鸟际,澹尔蒹葭丛。无庸客昭世,衰鬓日如蓬。顽疏暗人事,僻陋远天聪。微物纵可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