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养兰说》意译和解说
——简松堂文集
【注释】
①赞府:唐代对县丞的尊称,后世往往沿用古代官职的称谓。②淮南:即淮南子,西汉淮南王刘安群臣或宾客的集体著作,共21篇。它主要包含道家和阴阳思想。
【意译】
嵇六赞府素来喜爱兰花,买了几十盆兰花,都有品种名称,他亲自培植,不让奴仆们动手。初春正是寒冷的时候,把它放在密室里,还怕它受冻,就在它的旁边烧炭火,不敢浇一勺水。兰花抽出的叶子才一寸多,担心它可能会冻僵,常常用手指探测它的生长情况。出外看到别人养的兰花放在外面任风吹日晒,干了就用水浇它,便讥笑道:“这些人哪里知道养兰花的方法啊?”回到家里,更加小心地看护自己的兰花。不多久,赞府所养的兰花渐渐枯萎。他一连几天烦闷不快,非常遗憾地感到自己看护还不周到。再次出去看到别人养的兰花,那浓艳的颜色像能捧在手中,花苞细长,花儿将要开放了。于是非常的怨恨,对我说:“我从今后就知道兰花本来就是天下的贱花。我像爱护自己的头和眼睛一样爱护它,像喜爱自己的子弟一样喜爱它,了解兰花的性情的应该没有谁比得上我了,而我养的兰花却反而不比别人养的繁茂。这难道不能说明它不是珍贵的花种吗?”我告诉他:“这不是兰花贱,而是你没有懂得如何使它珍贵繁茂的道理,兰花号称国色天香,它本质属于草木一类。草木有草木的性情,而你却以自己的性情强加到兰花上去,难道是兰花想要这样吗?名义上喜爱兰花,事实上是害了兰花。你没有看过淮南子里所讲的事吗?喜爱熊就给它盐吃,喜爱水獭就给它酒吃,虽然想饲养它们却不符合它们生长的规律,你养兰花,不就像这样吗?你只要使兰花的风雨燥湿都按适当的时间就行,此外就不用去做琐碎没用的事情了。”赞府说:“果真像这样吗?我姑且试它一试。”第二年,他养的兰花非常茂盛。如今过分偏爱一物,本意并不是不好,但像养兰一不妥当就导致这样弊病,更何况那些以伤害他人而使自己称心的人呢?
【解说】
要爱护和培养人或物,首先要尊重的是自然规律而不是个人的意识。如果单凭着主观愿望一味偏爱,那么这些有才华的人和名贵的物,往往会因为得不到正常的培养而被扼杀在摇篮里,即使成长起来,也只能是些畸形的、不为社会所需要的东西,更甚者可以去危害社会的正常生活秩序,最终的结果与初时的期望将会完全相反。只有让对象按其客观规律成长,爱之以其道,才能养有所获,人见其长,物见其异,各显其风貌,这应是每一位有所爱者的座右铭。
【相关名言】
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
——印度·泰戈尔
真理就是具备这样的力量,你越是想要攻击它,你的攻击就愈加充实了和证明了它。
——意大利·伽利略
-
原题:丙辰春,再至江户。幼蘅将返国,同人招至神田酒家小饮,风雨一楼,互有酬答。辞间均见风雨楼三字,相约再造神州后,筑高楼以作纪念,应名为神州风雨楼,遂本此意,口占一绝,并送幼蘅云。⒄ ⒄丙辰:1916年。那时袁世凯已窃国称帝,作者在上年
-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开元九年进士。曾任右
-
[魏]曹植东海广且深,由卑下百川;五岳虽高大,不逆垢与尘。良木不十围,洪条无所因。长
-
“三十六洞洞主,七十二岛岛主”,但所谓“洞主”、“岛主”,只不过是一批既不属任何门派、又不隶什么帮会的旁门左道之士。这些人武功有高有低,人品有善有恶,人人独来独往,各行其是,相互不通声气,也便成不了什
-
《石榴·续光宗咏安榴》咏石榴诗鉴赏 吴琚细叠
-
【说明】 《通鉴》卷二百一十七至卷二百二十二,记述了唐平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及唐朝平叛,是我国中世纪统一与割据矛盾的集中表现,是一次严重的内战。 李唐皇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盛的封建朝代,历时近三百年,
-
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
-
我搜求明代雕版画已十余年,初仅留意小说戏曲的插图,后更推及于画谱及他书之有插图者。所得未及百种。前年冬,因偶然的机缘,一时获得宋元及明初刊印的出相佛道经二百余种。于是宋元以来的版画史,粗可踪迹。间亦以
-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出处】唐白居易《 长恨歌 》 【意思】初春时皇上和她在华清池沐浴,温滑的泉水使她的皮肤更加洁白光亮。
-
吊济南从民国十九年(1930年)7月到二十三年(1934年)秋初,我整整的在济南住过四载。在那里,我有了第一个小孩,即起名为“济”。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