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琚《续光宗咏安榴》咏石榴诗赏析
石榴·续光宗咏安榴咏石榴诗鉴赏
吴琚
细叠轻绡色倍醲, 晚霞犹在绿荫中。
春归百卉今无几,独立清微殿阁风。
这是两人合作的一首歌咏石榴花的七言绝句。安榴,即安石榴,简称石榴,又叫丹若、金罂。这种花木栽培地区广泛,六月开花,花色以红为主,也有黄、白、玛瑙及红白相间的。本诗所歌咏的,显然是红色的石榴花。前两可是宋光宗先写在一把黄色团扇上的,后两句则是吴琚续成的。虽然出自两人之手,但读来却浑若一人所作。
宋光宗,名赵惇,是南宋的第三个皇帝。公元一一八九年至一一九四年在位。南宋高宗赵构是他的祖父。吴琚的姑母,是宋光宗的祖母,谥号为“宪圣慈烈皇后。”她十四岁入宫,活了八十三岁。她的孙子宋光宗,在位五年,她一直在世。正因为宋光宗本人和他的父亲宋孝宗都很敬重宪圣皇后,所以与光宗应属叔侄关系的吴琚,便受到孝宗与光宗两代皇帝的恩宠,可以经常入宫。时值初夏,御花园中的石榴花盛开了,宋光宗诗兴勃发,吟出了开头的两句。
“美丽的花朵就象是用薄薄的丝绸精心叠制而成的,颜色是那样的浓。远远望去,就好象火红的晚霞还在翠绿的树荫中燃烧。”
宋光宗的这两句诗,应当说写的还是很美,也是很别致的。古往今来,歌咏石榴花的诗为数不少,有把榴花比喻成“绛囊”的,如唐代皮日休就有“一夜春工绽绛囊”的诗句,也有把榴花比喻成“珊瑚”的,如李白咏邻女东窗海石榴中的“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但光宗在这里却说它是“细叠轻绡”。至于榴花的颜色,多数诗人都是以火作喻。比如:唐温庭筠就有“海榴开似火”,清吴伟业有“百棵当户牖,万火照楼台”等等。然而,宋光宗在这里却翻用了唐代皮日休的“流霞包染紫鹦粟”这样一句诗,直接把榴花比“晚霞”,给人以清新之感。宋光宗在这里写出了石榴花的形状,也写出了石榴花的颜色,字里行间,洋溢着他对榴花的喜爱之情。然而,怎样收尾呢?光宗技穷了。于是,他就把诗题在黄扇上,命他的叔叔吴琚续下去。吴琚果然不辱君命,很好地完成了任务,使宋光宗“称叹久之”。
“春归百卉今无几”,春天归去了,盛开的百花所剩不多了。“独立清微殿阁风”,只有石榴花依然开放,清风徐来,把它的花香吹遍了皇宫的每座宫殿和阁楼。在这里,吴琚陡转笔锋,在光宗写了花形花色的基础上,一语道破了百卉凋零“榴花夏开”这一特点,然后又写出了榴花开放的环境,结束了全诗,这两句也饱含着对榴花的赞美与惜爱之情。其基调与光宗是完全一致的。所不同的是,光宗赞美的是榴花的外在美,而吴琚颂扬的则是榴花的内在美,二者由表及里,相得益彰,可谓配合默契,天衣无缝。
-
春天,春天,爱的佳期, 你的来临使我沉重压抑, 一股软绵绵的不安 溶进我的心里、我的血里…… 心啊,和享乐已经无缘, 一切光辉、一切狂欢 只能使我烦闷难堪。 还我风雪,还我风雪, 还我漆黑的漫漫冬夜。
-
三岁相依在洛都,游花宴月饱欢娱。惜别笙歌多怨咽,愿留轩盖少踟蹰。剑磨光彩依前出,鹏举风云逐后驱。从此求闲应不得,更能重醉白家无?
-
【注释】 选自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老当益壮:年纪虽老,意志却更加旺盛。典出《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宁移:怎能改变。一作宁知。宁,岂,难道。移,改变。
-
作者: 张若晞 【本书体例】
-
《回忆像潇潇雨丝顾工》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从我生出第一颗稚牙, 到我揪下第一根白发, 这中间度过了、经历了 多少纷乱而艰辛的年华 回忆像秋天的潇潇雨丝, 回忆像冬天的片片雪花, 回忆像春天解冻的冰河,
-
送别抒怀古诗词(在我们读过的古诗中书写送别好友,即景抒怀的诗句有:)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送别抒怀古诗词,内容包括在我们读过的古诗中书写送别好友,即景抒怀的诗句有:搜狗,为什么送别抒怀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有关于送别的古诗词。~~~~~~~~~~~~~~~ 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一绝》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崇敬荆轲古今一体,略去枝蔓
-
洪迈《踏莎行》洪 迈 洪 迈 院落深沉,池塘寂静。帘钩卷上梨花影 ① 。宝筝拈得雁难寻 ② ,篆香消尽山空冷 ③ 。钗凤斜欹,鬓蝉不整 ④ 。残红立褪慵看镜 ⑤ 。杜鹃啼月一声声 ⑥ ,等闲又是三春尽
-
昨日池塘春草生,阿连新有好诗成。花园到处莺呼入,骢马游时客避行。水暖鱼多似南国,人稀尘少胜西京。洛中佳境应无限,若欲谙知问老兄。
-
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 [1] 。”于是相如往,舍都亭 [2] 。临邛令缪为恭敬 [3] ,日往朝相如。相如初尚见之,后称病,使从者谢吉,吉愈益谨肃。临邛中多富人,而卓王
-
李清照《念奴娇》李清照 李清照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 ① ,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 ② ,扶头酒醒 ③ ,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