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林纾《湖心泛月记》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林纾《湖心泛月记》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杭人佞佛,以六月十九日为佛诞。先一日,阖城士女皆夜出, 进香于三竺诸寺,有司不能禁,留涌金门待之

余食既,同陈氏二生霞轩、诒孙,亦出城荡舟为湖游。霞轩能洞 箫,遂以箫从。月上吴山,雾霭溟濛,截然划湖之半。幽火明灭相 间约丈许者六七处,画船也。洞箫于中流发声,声细微,受风若咽,而 凄悄哀怨,湖山触之,仿佛若中秋气。雾消,月中湖水纯碧,舟沿白堤 止焉。余登锦带桥,霞轩乃吹箫背月而行。入柳阴中,堤柳蓊郁为黑 影,柳断处乃见月。霞轩著白袷衫(11),立月中,凉蝉触箫,警而群噪,夜 景澄澈,画船经堤下者,咸止而听,有歌而和者。诒孙顾余:“此赤壁之 续也(12)。”

余读东坡夜泛西湖五绝句(13),景物凄黯,忆南宋以前,湖面尚萧 寥,恨赤壁之箫(14),弗集于此。然则今夜之游,余固未袭东坡耳。夫以 湖山遭幽人踪迹,往往而类,安知百余年后,不有袭我者?宁能责之袭 东坡也?

天明入城,二生趣余急为之记(15)

【注释】①佞(nìng)佛:迷信佛教。佞,媚,迷信。②诞:生日。③阖(hé)城: 全城。④三竺诸寺:杭州有三座天竺寺,一在北高峰边,称上天竺寺,一在稽留峰 北,称中天竺寺,一在飞来峰南,称下天竺寺。⑤有司:主管某部门的官吏。⑥涌 金门:杭州正西城门。⑦既:完。⑧吴山:又名胥山,俗称城隍山,在西湖东南,为 杭州名胜之一。⑨截然划湖之半:(雾气)将西湖从中间划开。⑩白堤:西湖自新 桥至孤山的长堤,相传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筑。(11)袷(jié):旧时衣领交叠胸 前的单衣。(12)赤壁之 续:苏轼(东坡)曾与友 人月夜泛舟于赤壁(今 湖北黄冈)之下,作赤 壁赋,东坡之游,友人 中也有一人吹箫,和作 者这次游湖情景相似, 故有此说。(13)夜泛西 湖五绝句:苏轼作于 杭州任上。(14)恨赤壁 之箫:遗憾当年苏轼游 西湖,没有像游赤壁那 样有洞箫助兴。(15)趣 (cù):同“促”,催促。

【鉴赏】本文的题目新颖,一般指湖心泛舟,作者却拟为“湖心泛月”, 这就突出了赏月的游湖意图。文章的确是紧扣“月”字而写的。

第一段交代游湖赏月的时间和背景。时间是佛诞节前一日的六月十 八日,背景是“阖城士女皆夜出”,“皆夜出”的心理基础在于“佞佛”, “佞”字写出了杭人笃信佛教的程度之深。游人如织,可谓热闹非凡。但 后文的内容实际上与这一内容无关,这里写热闹场面是为了映衬湖心泛 月的宁静闲雅,表现作者的脱俗心情。

第二段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作者依次写出游湖行踪的进程和湖上景 色的变幻。先写月上吴山,雾霭溟濛,幽火明灭,展现出一幅月夜泛舟清 新幽美的图画。接着重点写箫声,“声细微,受风若咽,而凄悄哀怨”,让人 联想到苏轼前赤壁赋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的 意境。“湖山触之,仿佛若中秋气”一句立意新颖,不说人的感受而说湖山 的感受,不说感情上的悱恻而说季节上的寒凉,笔法空灵,意趣纵横。当 雾气消散后,月下湖水一片碧绿,又是一番景象。地点转移,再写登岸后 的景象。柳影和月光互相映衬,暗影与白袷衫对照鲜明,箫声与蝉噪此起 彼伏,给人一种宁静、闲适的感觉。此情此景,正如同游者所说,宛如苏轼 游赤壁。这就引出作者的议论和感慨。

作者感慨,今夜赏月听箫,与苏东坡泛西湖大不一样,但是文人雅士 皆好游山玩水,“湖山遭幽人踪迹,往往而类”。这一句与“湖山触之,仿 佛若中秋气”一样句法新颖,不说人喜游湖山,而说湖山遇到幽人游历。 这就突出了湖光山色之美。

本文重点写游湖赏月听箫的感受与体会,情景交融,叙议结合,语言 婉媚动人。

汤克勤
汤克勤 主编.古文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5.第489-491页.
猜你喜欢
  • 山水名胜诗之《重经昭陵》全诗、题解、注释和作者

    (唐)杜甫 草昧英雄起①,讴歌历数归②。 风尘三尺剑③,社稷一戎衣。 翼亮贞文德④,丕承戢武威⑤。 圣图天广大, 宗祀日光辉⑥。 陵寝盘空曲⑦,熊罴守翠微⑧。 再窥松柏路, 还见五云飞⑨。 【题解】

  • 《女人这辈子》徐军散文赏析

    现在,窗外是密雪斜织风的纬线,把圣洁厚厚地铺在地上。温暖融入的键盘,我正在敲击着一个雕像。我终于把一个个痛苦的字符,转换为我的深深

  • 苏轼《送戴蒙赴成都玉局观将老焉》全诗鉴赏

    拾遗被酒行歌处,野梅官柳西郊路。闻道华阳版籍中,至今尚有城南杜。我欲归寻万里桥,水花风叶暮萧萧。芋魁径尺谁能尽,桤木三年已足烧。百岁风狂定何有,羡君今作峨眉叟。纵未家生执戟郎,也应世出埋轮守。莫欺老病

  • 《诗偈·[唐]丰干》原文与赏析

    [唐]丰干日日日东出,日日日西没。不知千古万古人,送向青山成底物。丰干(?—713),唐代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出处】唐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意思】雪花飘落树枝上,像一夜之 间春风忽然吹来,千万棵梨树上,梨花 竞相开放。 【鉴赏】北风一吹,大雪纷飞,漫天

  • 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常迟,遣不恒疾。

    名言: 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常迟,遣不恒疾。 句意: 书法要突破规则但不毁坏规则, 要合乎规则但不和规则全同; 停顿时不常常很迟缓, 发送时不总是很快速。 出处: 唐·孙过庭《书谱》

  •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苟且偷生的人,虽生犹死;崇高伟大的人,虽死犹生。臧克家《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

  • 《鸂鶒》(李群玉)原文|鉴赏|赏析

    李群玉 锦衣相呼暮沙曲,波上双声戛哀玉。 霞明川静极望中,一时飞灭青山绿。 鸂鶒,是一种水鸟,长有漂亮的彩色毛羽,经常雌雄相随,共宿、并游、同飞,历来为诗人们所瞩目。从刘宋谢惠连《鸂鶒赋》、萧齐谢眺《

  • 惟敩学半。

    【名句】惟敩 ① 学半。 【注释】①敩(xiao):教。 【释义】只有在教学中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还需要继续学习,这样就等于已经学习了一半。 【点评】在教学中提高,在实践中磨炼。 参考文献 《尚书·说

  • 环保理念的古诗词(描写环保的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环保理念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环保的古诗就两个,描写环保的诗词,关于环保的诗句。我国的古诗是文化瑰宝,其中不乏环保教育的资源。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熔铸了多少脍炙人口的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诗篇。过去我们教学古诗,只重视常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