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韦应物《滁州西涧》全诗原文、翻译、注释和赏析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湖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释】
滁州:今属安徽省。韦应物曾任该州刺史。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上马河。独:最。怜:爱。黄鹂:又名黄莺,善啼鸣。深树:树丛深处。野渡:郊外的渡口。
【鉴赏导示】
这是一首山水诗的名篇。作者韦应物,是唐代著名诗人。其诗以写田园风物著名,语言简淡。作品有韦苏州集。这首诗有无寄托,历来争论不休。
【鉴赏】
这首诗,写春游西涧赏景和晚雨野渡所见。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与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与不合意的情事,而其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流露了出来。
诗的前二句,写在春天繁荣景物中,诗人独受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而对深树上鸣声诱人的黄莺儿却表示无意,置之陪衬,以相比照。幽草位低可爱,安贫守节;黄鹂高高在上,居高媚时,其喻仕宦世态,寓意显然,清楚地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后二句,写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而郊野渡口,本来行人无多,此刻更是无人。因此,连船夫也不在了,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漂泊,悠然漠然。水急舟横,由于渡口在郊野,无人问津。试想,倘若在交通枢纽的重要渡口,则傍晚雨中潮涨,正是渡船大展用途之时,便不能悠然空泊了。因此,在这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里,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和忧伤情怀。那么,诗人为什么有这样的寄托呢?在中唐时期,韦应物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个关心民生疾苦的好官,在仕宦生涯中,他“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常常处于进仕与退隐的矛盾之中。他为中唐政治弊端而忧虑,为百姓生活贫困而内疚,有志改革而无力,思欲归隐而不能,进亦难,退亦难,只好不进不退,任其自然。这首诗就是抒发这种无奈的矛盾心理状态和处境的。思欲归隐,故独怜幽草;无所作为,恰如水急舟横。所以,诗中表露着恬淡的胸怀和忧伤的情怀。
【鉴赏要点】
[1]名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2]以情写景,借景述情。[3]运用对比表达喜厌情怀。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杜甫的诗句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上一句:无边落木萧萧下。
下一句:不让人无处遁形。
翻译:
风悄悄地穿行进入黑夜,细致地滋润万物却无声无息。
【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处】唐·杜甫《春夜喜雨》。【意思】小雨随着微风在夜间悄悄 降落,滋润着万物,纤细无声。潜:静悄 悄地、暗暗地。【鉴赏】小雨绵绵,无声无息,随着 -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出处】唐韦应物《 长安遇冯著 》 【意思】大自然中,百花盛开,一片绚丽。新 燕正轻快地飞翔。诗人通过鲜花和新燕两种朝气蓬勃景物的描写,寄托 自己对友人的热切希望:
-
《沁园春》 南金又赋无愁。予曰:丈夫涉世,非心木石,安得无愁时? ① 顾所愁何如尔。杜子美平生困踬不偶,而叹老羞卑之言少,爱君忧国之意多,可谓知所愁矣。 ② 若于着衣吃饭,一一未能忘情,此为不知命者。
-
这首诗,歌颂的是战国时期赵国一个旅舍普通小吏的儿子李同舍身救国的事迹。公元前290年前后,秦兵围困赵国邯郸,楚、魏盟国援兵未至,邯郸危在旦夕,赵平原君对此十分忧虑焦急。传舍吏子李同劝说平原君倾尽宫中财物慰劳士卒,把宫中婢妾杂役都编入军伍之中,组成包括李同在内的三千敢死队,奔赴邯郸击秦援城,其势凶猛,
-
《去淫侈之俗,行节俭之术。》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良璞含章久,寒泉彻底幽。矩浮光滟滟,方折浪悠悠。凌乱波纹异,萦回水性柔。似风摇浅濑,疑月落清流。潜颍应傍达,藏真岂上福玉人如不见,沦弃即千秋。
-
人皆知以食愈饥,莫知以学愈愚。|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人皆知以食愈饥,莫知以学愈愚。》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注释】 选自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 南威:春秋时著名美女。 淑嫒:贤美的女子。 龙渊:古代宝剑名。唐代时,因避高祖李渊讳,改作“龙泉”。 【赏析】 曹植从诗文评论和鉴赏的主体角度,明确提出,具
-
[宋]陆游西塞山前吹笛声,曲终已过雒阳城。君能洗尽世间念,何处楼台无月明。陆游绍熙四
-
秋夜曲 王维 桂魄①初生秋露微, 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 心怯空房不忍归。 【注释】 ①桂魄:月的别称。 【评析】 这是写宫怨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