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牡丹亭记》题词》鉴赏、赏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牡丹亭记》题词》鉴赏、赏析和阅读理解答案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传杜太守事者,仿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予稍为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拷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拷谈生也。

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万历戊戌秋清远道人题。

(汤显祖集)

赏析三百多年来,汤显祖的牡丹亭传奇一直备受历代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的青睐,人们为之心醉神迷,激赏不已,甚或伤心而逝(如清代才女冯小青即是一例)。牡丹亭何以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这固然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但最主要的是因为作品塑造了一个“至情人”形象——杜丽娘。

汤显祖作了牡丹亭,深恐人们不能理解,便又写了这篇题词。在这篇题词里,他主要揭示了杜丽娘“至情”的实质内涵,表达了他对这一女主人公的由衷赞美之情。从中,我们似乎可以寻找到牡丹亭具有永恒魅力的奥秘所在。

文学史上出现过许多光彩照人的“有情人”形象,如唐传奇中的霍小玉、元杂剧中的崔莺莺、明话本小说中的杜十娘等等,杜丽娘的情和这些“有情人”的情有何不同呢?作者把其特点概括为:“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并把这种情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称之为“至情”。这种至情的特点体现在:

首先,它是至纯的情,不含任何得失利害的考虑。杜丽娘在一个明媚的春日里游赏后花园,感悟到自然的美好和青春的可贵,产生了对爱情的渴望,并因情生梦,在梦中与知己柳梦梅相爱。这种爱情没有权势、财富、地位等等的权衡与计较,完全是青年男女的自然吸引而产生的情感升华。唯其“情不知所起”,方能“一往而深”,也才见出爱情之纯洁性。

其次,它是至深的情。这种情可以感天动地,幽明无阻,以致于杜丽娘既能出生入死,又能死而复生。作者认为,“生而不可与死”固不可谓之至情,而“死而不可复生者”亦非情之至也。相思成疾,因情而死,这是常见的事;唯其“死而复生”,方显出情之深厚。死而复生在现实生活中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事情,作者如何解释这种描写呢?他认为,“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人事不足以表现“至情”,便只有借助于鬼事。在他看来,鬼神之事确实虚妄,不合常理,但它却具有情感的真实性。这是“恒以理相格”的“通人”所难以理解的。

大凡优秀的文学作品无不以情动人,李商隐的爱情诗、纳兰性德的悼亡词、王实甫的西厢记、曹雪芹的红楼梦都是如此,汤显祖的牡丹亭亦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等都会发生变化,但人类对美好事物、对纯洁真挚的爱情的追求却不会改变。牡丹亭正是以其对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超出常理的“至情”的颂歌赢得了后世无数读者的垂青。

情是汤显祖人生哲学的核心,也是其文艺理论的核心。他认为,情是文艺的源泉、生命和力量:“世总为情。情生诗歌,而行于神”(耳伯麻姑游诗序)。牡丹亭正是汤显祖倾注了其全部情感而创作出来的不朽名著。

猜你喜欢
  • 皮的古诗词(关于皮肤的诗句有哪些)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皮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带有皮字的古诗或者古文,姓皮的作者古诗,带有皮字的古诗或者古文。1.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白居易《长恨歌》2.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____曹植《杂诗·南国有佳人》3.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

  • 《古文观止·《左传》·烛之武退秦师》鉴赏

    古文观止·《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僖公三十

  • 李白《白纻辞 其二》全诗赏析

    馆娃日落歌吹深。月寒江清夜沉沉。美人一笑千黄金。垂罗舞縠扬哀音。郢中白雪且莫吟。子夜吴歌动君心。动君心。冀君赏。愿作天池双鸳鸯。一朝飞去青云上。 作品赏析【注释】:馆娃日落歌吹深。(深一作蒙)

  • 《投赠张红桥赏析》

    【注释】:

  • 白居易《悲哉行》全诗赏析

    悲哉为儒者,力学不知疲。读书眼欲暗,秉笔手生胝。十上方一第,成名常苦迟。纵有宦达者,两鬓已成丝。可怜少壮日,适在穷贱时。丈夫老且病,焉用富贵为。沉沉朱门宅,中有乳臭儿。状貌如妇人,光明膏粱迹手不把书

  • 《夏初临·天龙寺是高欢避暑宫旧址赏析》

    词的起句,劈首而来便是直呼那位“神武帝”的名字:“贺六浑(来)”。观之词序中也直点其名“高欢”,可知朱彝尊内心并不“承认”这位北方称雄的“君主”为“正统”,别外也还含有对于这位“武夫”的某种轻蔑之意在内。不过,话又要说回来,高欢毕竟又是

  • 袁枚《由桂林溯漓江至兴安》原文|赏析|鉴赏|解读|意境

    袁枚《由桂林溯漓江至兴安》 袁枚 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 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东坡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其实,诗中有画的特点并非王维所独擅。袁枚此诗,把簇簇青山在水中的

  • 王国维《人间词话·白石旷在貌》经典解读

    王国维《人间词话·白石旷在貌》经典解读 白石旷在貌 东坡之旷在神,白石之旷在貌。白石如王衍口不言阿堵物,而暗中为营三窟之计

  • 苏轼《寄题梅宣义园亭》全诗鉴赏

    仙人子真後,还隐吴市门。不惜十年力,治此五亩园。初期橘为奴,渐见桐有孙。清池压丘虎,异石来湖鼋。敲门无贵贱,遂性各琴樽。我本放浪人,家寄西南坤。敝庐虽尚在,小圃谁当樊。羡君欲归去,柰此未报恩。爱子幸僚

  • 史达祖《桃源忆故人赋桃花》咏桃花诗赏析

    《桃花·桃源忆故人赋桃花》咏桃花诗鉴赏 史达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