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连珠二则》原文、注释和解析
晋·陆机2
二则·之一3
臣闻览影偶质4,不能解独5;指迹慕远6,无救于迟7。是以循虚器者8,非应物之具9;玩空言者,非致治之机10。
二则·之二11
臣闻图形于影12,未尽纤丽之容13;察火于灰14,不睹洪赫之烈15。是以问道存乎其人16,观物必造其质17。
1 连珠:文体名,借比喻说明事理的有韵短文,每篇多为四至八句。“连珠”始见
于汉代,后又有“演连珠”、“广连珠”等。演、广,即推演、推广之意。陆机演连珠共五十首。2陆机(261-303):字士衡,西晋著名文学家,与弟陆云合称“二陆”,有陆士衡集。3这是演连珠的第十八首。4览影偶质:意为看到影子与形体成双。5解独:解除孤独。6指迹慕远:意为指着前人的足迹羡慕他达到的境地。7无救于迟:意为不能补救自己的迟缓。8循虚器:意为凭借着空虚的东西。9应物之具:指处理世事的工具。10致治之机:指治理国家的办法。11这是演连珠的第四十六首。12图形于影:对着影子画像。13尽:画尽。14察火于灰:对着灰烬观火。15洪:大。赫:明显。烈:指烈焰。16问道存乎其人:意为问“道”要向有“道”的人请教。道:指理想、道德规范。17造:达到。质:本质。
【析点】 这里所选的两则“演连珠”,前者通过比喻阐述的道理是注重实际,不务形式,不说空话;后者阐述的道理是认识事物必须抓住本质。巧譬妙喻往往可以把严肃的哲理变得生动、亲切,这正是“连珠”的长处。但“连珠”大多辞采华丽,结果辞胜于文,这又是“连珠”的弊病。陆机这两则只具“连珠”之长而绝无“连珠”之弊,而且,他运用比喻更有其独到之处。其一是两则“连珠”以“览影”、“指迹”、“图形”、“观火”四种人们日常生活中习有的体验作比,把道理阐发得深入浅出,极富说服力;其二是所用的喻体都不是单一的物体,而是对一件事情的观察、参与、体验、认识的全过程,喻体有丰富的容量,所阐释的哲理也就更为丰实和圆满;其三是四个喻体本身均含有一定哲理,如此则不拘滞,更富启发性;至于其喻体的新颖而贴切,则更是不言自明的了。有了这些特点,本来凝炼而严肃的哲理就显得生动活泼,发人深省,且具有生活气息,使人乐于接受。
-
楚隔乾坤远,难招病客魂。诗名惟我共,世事与谁论。北阙更新主,南星落故园。定知相见日,烂漫倒芳尊。 作品赏析按:代宗即位,在宝应元年四月,此时公在成都,高在蜀州,不得云乾坤隔远。自严武还京,高适代尹
-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养生主》) 鉴 赏 如果说,《逍遥游》讲的是人生态度,大其心以入天。《齐物论》讲的是思想方法,本无一物,何须齐同。那么,《养生主》讲的则是如何来长
-
萧纲:晚春赋 萧纲待余春于北阁,藉高宴于南陂,水筛空而照底,风入树而香枝。嗟时序之回斡,叹物候之推移。望初篁之傍岭,爱新荷之发池。
-
岁八月壬子,旅游于蜀。寻茅溪之涧,深溪绝磴〔2〕,人迹罕到,爰有松焉。冒霜停雪〔3〕
-
杜光庭古今感事伤心惊得丧叹浮沉风驱寒暑川注光阴始街朱颜丽俄悲白发侵嗟四豪之不返痛七
-
《苟怀四方志,所在可游盘.》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苟怀四方志,所在可游盘。》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晋·欧阳建《临终诗》,胸怀远大类名言句子
-
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
-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陈与义 庙堂无策可平戎, 坐使甘泉照夕烽。 初怪上都闻战马, 岂知穷海看飞龙! 孤臣霜发三千丈, 每岁烟花一万重。 稍喜长沙向延阁, 疲兵敢犯犬羊锋。 这首诗是陈与义于高宗建炎四年(1130)在邵阳(
-
《汉魏六朝散文·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原文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