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荀鹤《山中寡妇》原文、赏析、作者表达什么思想情感?
山中寡妇
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杜荀鹤(846—904),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相传杜牧为池州刺史时,将怀孕的妾周氏嫁给乡人杜筠而生荀鹤,后人多以为妄。唐昭宗大顺二年(891)举进士,时危世乱,次年还旧山。宣州节度使田頵辟为从事。天复三年(903),为頵出使大梁。頵兵败,遂留梁。天祐元年(904),朱温奏为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遇疾,旬日而卒。杜荀鹤酷爱写诗,四库全书收唐风集三卷,全唐诗录其诗四卷,全唐诗续拾补其诗六首。
山中寡妇一作时世行,一作时世行赠田妇。唐风集、瀛奎律髓、全唐诗等均作山中寡妇,该诗集中地描写了山中寡妇形象,并借以揭露封建社会的战争、赋税与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既简洁又确切,当以此为准。
首联写山中寡妇的处境与外貌。起句写唐末兵荒马乱的社会环境给这位田妇造成的灾难,战乱夺走了她丈夫的生命,使她孤苦伶仃地守着一座茅草棚艰难度日。次句写这位妇人穿着麻布衣衫,两鬓的头发已经焦黄。写她两鬓焦黄而非皓白,说明她的年龄还不老,是生活困苦所致。“麻苎”,大麻与苎麻,其表皮可以制成粗糙的麻布。“麻苎衣衫”就是以这种粗糙的麻布制成的衣衫。
颔联写她贫困的原因是赋税过重。三句写她家的桑树与柘树已经被战争毁坏了,不能养蚕纺织了,但是还要交纳丝税。唐代织妇要承担丝税,唐元稹织妇词就提到过这一税种:“今年丝税抽征早。”四句写她家的田园因为战乱与缺乏劳动力而荒芜了,青苗税还要照常征收。“征苗”指征收青苗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政府规定向每亩苗征收税钱15文,用于发放官俸,号青苗钱。后虽有变化,但从未废除。
颈联通过典型的生活细节描写了山中寡妇的痛苦生活。五句写她经常挑野菜连根一道煮着吃。这说明她已经吃不上正常的饭菜,就是连野菜也很难采集到了,可见像山中寡妇一样生活艰难的人还有不少。六句写她现砍取一些生柴,连树叶一起用来烧锅做饭。这表明她的生活环境很差,能够砍伐的树木早就被人砍光了。
尾联写由于官府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无孔不入、无处不在,所以山中寡妇的悲惨命运是无法改变的,她即使逃到深山更深处,也逃避不了官府的赋税与徭役。这就将对山中寡妇的同情升华到对唐末黑暗社会的控诉。将普通老百姓逼得无法生存,则这样的黑暗社会也就该结束了。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专门列有“杜荀鹤体”,此诗堪称“杜荀鹤体”的代表,其内容能够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如宋蔡正孙诗林广记前集卷九评价道:“此诗备言民生之憔悴,国政之烦苛,可谓曲尽其情矣。观民风者,观之其能动心否乎?”其语言通俗、浅显、明快,很少使用典故,在晚唐正需要这种为老百姓大声疾呼的诗。
-
明·李时珍此豆以紧小而赤黯色者人药,其稍大而鲜红、淡红色者,并不治病。俱于夏至后
-
《傅人之道也,非贤者不能行.》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师道类名言赏析《傅人之道也,非贤者不能行。》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将赡才力,务在博见。》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出处】唐孟浩然《 秋登兰山寄张五 》。 【意思】登上这白云缭绕的万山峰岭,心头升起一种超脱尘俗的喜悦。 【全诗】 《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
-
【原题】:丙午寒食厚卿置酒压沙寺邀诸君观梨花独苏子由不至以诗来邀席客同作予走笔依韵和之
-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注释】十五:这里指阴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思:思绪。 【大意】中秋节的夜晚,万籁俱寂,圆圆的月亮显得格外的皎洁。银白色的
-
杨万里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这首诗在构思上与前一首同出一机杼:以静境写慵懒无聊,又从动境反衬恬静闲适。一样地写得活泼自然,富有情韵和机趣。 首句写庭院之
-
制台见洋人 李宝嘉 且说这位制台,本是个有脾气的,无论见了什么人,只要官比他小一级,是他管得到的,不论你是实缺藩台,他见了面,一言不合,就拿钉子给人碰,也不管人家脸上过得去过不去。藩台尚且如此,道府是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很无赖古诗词,内容包括表示“自己很无奈”的诗句,表达无赖的诗句,表示人很无奈的诗句。《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五代:李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译文:树林间的红
-
【生卒】:1918—【介绍】: 日本战后派文学*作家、评论家。中学时,崇拜法国19世纪诗人涅巴尔,曾译过他的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