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完淳《狱中上母书》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不孝完淳今日死矣! 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 痛自严君见 背①,两易春秋。冤酷日深②,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以报大仇,恤 死荣生③,告成黄土④。奈天不佑我,钟虐先朝⑤。一旅才兴,便成齑 粉⑥,去年之举,淳已自分必死,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 斤斤延此二年 之命⑦,菽水之养无一日焉⑧。致慈君托迹于空门⑨,生母寄生于别 姓⑩,一门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淳今日又溘然先从九京(11), 不孝之罪,上通于天。
呜呼! 双慈在堂,下有妹女,门祚衰薄(12),终鲜兄弟。淳一死不足 惜,哀哀八口,何以为生?虽然,已矣。淳之身,父之所遗;淳之身,君 之所用。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但慈君推干就湿(13),教礼习诗, 十五年如一日;嫡母慈惠,千古所难。大恩未酬,令人痛绝。慈君托之 义融女兄(14),生母托之昭南女弟(15)。淳死之后,新妇遗腹得雄,便以为 家门之幸;如其不然,万勿置后(16)。会稽大望,至今而零极矣(17)。节义 文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为人所诟笑(18),何 如不立之为愈耶?呜呼! 大造茫茫,总归无后,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 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为馁鬼而已哉?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与先 文忠在冥冥诛殛顽嚚(19),决不肯舍!
兵戈天地,淳死后,乱且未有定期。双慈善保玉体,无以淳为念。 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勿悲勿悲! 相托之言,慎勿 相负。武功甥将来大器,家事尽以委之。寒食盂兰(20),一杯清酒,一盏 寒灯,不至作若敖之鬼(21),则吾愿毕矣。新妇结褵二年(22),贤孝素著。 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23)。
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父得 为忠臣,子得为孝子,含笑归太虚,了我分内事。大道本无生,视身若 敝屣。但为气所激,缘悟天人理(24)。恶梦十七年,报仇在来世。神游天 地间,可以无愧矣!
【注释】①严君: 对父亲的敬称。见 背:去世。②冤酷:指 国破家亡的惨痛冤 仇。③恤死荣生:使 死去的人(指其父)得 到抚恤,使活着的人 (指其母)得到荣封。 ④告成黄土:把复国 成功的事向祖先的坟 墓祭告。⑤钟:聚焦。 虐:指上天惩罚。先 朝:指已灭亡的明朝。 ⑥齑(jī)粉:碎屑,粉 末。这里比喻抗清军被击溃、消灭。⑦斤斤:仅仅。⑧菽水之养:代指对父母的供 养。菽水,豆和水。⑨慈君:母亲,指作者的嫡母盛氏。托迹:安身。空门:佛门。 ⑩生母:指作者生母陆氏,夏允彝的妾。寄生:寄居亲戚家中。(11)溘(kè)然:忽 然。九京:即“九泉”,指地下。(12)门祚(zuò):家运,家门的福分。(13)推干就湿:即 “推燥居湿”,把床上干处让给幼儿,自己睡在湿处,形容抚育子女的辛劳。(14)义 融女兄:指作者的姐姐夏淑吉,号义融。(15)昭南女弟:指作者的妹妹夏惠吉,号昭 南。(16)置后:抱养别人的孩子为后嗣。(17)零极:零落到极点。(18)西铭先生:张溥, 别号西铭。明末文学家,复社的领袖。生前无子,死后由钱谦益代为立嗣。嗣子 可能不肖,钱谦益又投降了清朝。人们认为这有损张溥的名节。(19)文忠:夏允彝 死后,南明鲁王赠他谥号为文忠公。冥冥:指阴间。诛殛(jí):诛杀。顽嚣(yín): 顽钝愚蠢的人。(20)寒食:约在清明节前二日,古代习俗,自此日起禁火三日,故名 寒食,是人们上坟祭祖的时节。盂兰:旧俗的农历七月十五日燃灯祭祀,施舍饿 鬼,“超度鬼魂”,称盂兰盆会,俗名鬼节。(21)若敖之鬼:没有后代祭祀的饿鬼。 (22)结缡(lí):指女子出嫁。(23)渭阳情:指甥舅之间的情谊。(24)天人理:指有关天道 和人事的真理。
【鉴赏】夏完淳年仅十七岁,已参加抗清斗争两年,被清廷逮捕,押解 至南京狱中,自知必死,也怀着视死如归的精神,但“以身殉父”,却不能 “以身报母”,留下许多遗憾,于是写下了狱中上母书,抒发了他凄婉惨 怛却又慷慨悲壮的感情。其中对亲人、祖国的热爱,感人至深。
书信主要围绕家与国、生与义这两对矛盾来抒发作者为国忘家,舍生 取义的爱国之情、英雄之志。对家的牵挂,是作者措辞凄哀的根本原因。 慈母无依无靠,妻子有孕在身,怎不让他牵肠挂肚?“淳一死不足惜,哀哀 八口,何以为生?”念之肠断,但国破家亡,事已至此,自己身死不可免,只 有寄希望于后世,请其姐抚养嫡母,嘱其妹侍奉生母,将妻儿托付于外甥。 特别对于过继立嗣的事,坚决反对,因为西铭先生的前车之鉴,他要维护 他家的忠义门风。他更大的心愿是复明伟业,生前壮志未酬,死后为鬼也 要转世来驱逐清军。“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恶梦十七年,报仇在 来世”! 这种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惊天地,泣鬼神,撼人心魄,激人奋起! 这与他被捕后写的诗别云间“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异曲同工!
作者称这封信“语无伦次”,其实结构还是清楚的,首尾两段,第一段 申诉与母诀别的原因,最后一段抒发与母诀别的慷慨之情,中间三个自然 段分别从三个方面立下遗言,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嘱咐安排家人的生活 和自己的身后事,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临终绝笔,作者写作此信时感情如火山喷发,不能抑制,所以多用短 语短句,形成气势上的贯通,节奏上的奔跃。郭沫若在历史人物·夏完 淳中说此文:“至今读之颇有余悲,且屡读不厌。”可见,文章必须是真情 的喷薄,才能产生感人的力量,达到艺术的完美。
汤克勤 主编.古文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5.第431-433页.
-
阴阳乖错乱五行,穷冬山谷暖不冰。一阳且出在地上,地下谁发万物萌。太阴当用不用事,盖由奸将不斩亏国刑。遂令邪风伺间隙,潜中瘟疫於疲氓。神哉陛下至仁圣,忧勤悬祷通精诚。圣人与天同一体,意未发口天已听。忽收
-
【诗句】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出处】唐白居易《 琵琶行 》 【意思】琵琶声渐渐停歇,平静中却 别有一种幽愁暗恨,这真是此时无声胜 有声
-
圣人常无心 ① ,以百姓心为心 ② 。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③ 。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歙焉 ④ ,为天下浑其心 ⑤ ,百姓皆注其耳目 ⑥ ,圣人皆
-
南山之下,汧渭之间,想见开元天宝年。八坊分屯隘秦川,四十万匹如云烟。骓駓骃骆骊骝騵,白鱼赤兔骍皇AA9。龙颅凤颈狞且妍,奇姿逸德隐驽顽。碧眼胡儿手足鲜,岁时剪刷供帝闲。柘袍临池侍三千,红妆照日光流渊。
-
明·杨慎2有告荒者,官问:“麦收若干?”曰:“三分。”又问:“棉花若干?”曰:“二分
-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 奉藏者
名言: 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
-
明末的诗人,生逢异族入侵之时,面临国破家亡的严重威胁,凡有点民族感情的,都该有志可抒,有情可表。然而,怎样下笔成诗,如何抒情达意,却也有高下之分。 怀古诗不同于咏史诗那样歌咏史实或以诗论史,而是重在抒写诗人由古人古事所触发的思想
-
王介甫金溪吴君墓志铭 君和易罕言,外如其中,言未尝极人过失。至论前世善恶,其国家
-
《木兰花/玉楼春》 年代:宋作者:柳永 虫娘举措皆温润。 每到婆娑偏恃浚 香檀敲缓玉纤迟, 画鼓声催莲步紧。 贪为顾盼夸风韵。 往往曲终情未荆
-
路旁寒食行人尽,独占春愁在路旁。马上垂鞭愁不语,风吹百草野田香。 作品赏析【注释】:行人尽:一作行人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