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古文观止·谷梁传·杜蒉扬觯》鉴赏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古文观止·谷梁传·杜蒉扬觯》鉴赏

古文观止·谷梁传·杜蒉扬觯

知悼子卒,未葬。平公饮酒,师旷、李调侍,鼓钟。杜蒉自外来,闻钟声,曰: “安在?”曰: “在寝。”杜蒉入寝,历阶而升。酌曰: “旷,饮斯!”又酌曰: “调,饮斯!” 又酌,堂上北面坐饮之。降,趋而出。

平公呼而进之,曰: “蒉,曩者尔心或开予,是以不与尔言。尔饮旷,何也?” 曰: “子卯不乐。知悼子在堂,斯其为子、卯也大矣! 旷也,太师也,不以诏,是以饮之也。” “尔饮调,何也?” 曰:“调也,君之亵臣也,为一饮一食,忘君之疾,是以饮之也。” “尔饮,何也?” 曰: “蒉也,宰夫也,非刀匕是共,又敢与知防,是以饮之也。”平公曰: “寡人亦有过焉,酌而饮寡人!” 杜蒉洗而扬觯。公谓侍者曰: “如我死,则必毋废斯爵也!”

至于今,既毕献,斯扬觯,谓之杜举。

【注释】 ①知 (zhi)悼子:知罃,又作荀罃,晋国大夫。悼是他的谥号。②平公:晋国国君。师旷: 晋国乐官。李调: 晋平公的近臣。③杜蒉 (kuai): 晋平公的膳食官。④北面: 古代位尊者面向南,位卑者面向北,这里是面向国君,有谢罪之意。坐: 古代为跪坐。⑤子卯: 殷纣王死于甲子日,夏桀王死于乙卯日,所以古代国君把这两天作为忌日。⑥匕: 勺子。共: 同 “供”。知: 主持。防: 禁止。⑦觯 (zhi): 古代饮酒器。⑧爵: 酒器。

【译文】 知罃去世还没有安葬。晋平公饮酒,师矿和李调在旁侍候,席间敲钟奏乐。杜蒉从外面进来,听见了钟声,说: “君王在哪里?”有人答道: “在寝宫里。”杜蒉进入寝宫,越阶而上。斟下一杯酒,说: “旷,饮下这一杯!” 又斟下一杯酒,说: “调,饮下这一杯!” 又在堂上斟下一杯酒,自己面朝北面跪坐而饮。下了台阶,快步向外走。

平公把杜蒉叫住,并让他上前来,说: “蒉,刚才我以为你也许会来开导我,所以没有主动跟你说话。你让旷饮酒是为什么呢?” 杜蒉说: “甲子日和乙卯日尚且不应当奏乐。知悼子现在停灵于堂上,这作为忌日来说是很重大的了!旷是太师,不把这个告诉您,所以罚他饮酒。” “你让李调饮酒是什么意思呢?”杜蒉说: “李调是君王的近臣,却只是贪图吃饭饮酒,忘记了这是君王您的不吉利的日子,所以罚他饮酒。”“你自己饮酒是什么意思?”杜蒉说: “杜蒉我是个宰夫,不好好给您侍候饮食用具,却敢越权参予主持劝谏的事情,所以罚我饮了一杯。” 平公说: “寡人我也有过错,斟上酒罚寡人我一杯!” 杜蒉洗净杯子,斟上酒举起来给平公饮。平公对侍者说: “就是我死了,也一定不要扔掉这个酒杯。”

直到如今,宴席献酒完毕,就要举起这只酒杯,这叫做杜举。

【鉴赏】 本文从结构上看十分巧妙,杜蒉听见钟声,即直入国君寝宫,当着国君的面罚两个侍臣饮酒,末了还自罚一杯。完事之后不声不响就快步往外走,搞得在座的人莫明其妙,平公忍不住,赶紧叫住他,询问原因。这反衬出平公及其侍臣是多么不知 “礼”! 同时也表现了杜蒉是一个善于进谏的人。如果直接指出平公的不是,平公未必能接受。

猜你喜欢
  • 《古文·与余存吾太史书》鉴赏

    古文·与余存吾太史书 纪昀昀再拜启,存吾太史

  • 君王忍把平陈业,只博雷塘数亩田.

    【名句】君王忍把平陈业,只博雷塘数亩田。 雷塘: 隋惕帝曾带兵平陈,统一了天下,可是他后来为非作歹,暴虐无道,行幸扬州,被宇文化及杀死,葬吴公台下。唐时改葬于雷塘,在扬州市北十五里雷塘南平冈上。句意:

  • 李白《夜宿山寺》全诗赏析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作品赏析〔注解〕山寺:蔡山,现属湖北省黄梅县的蔡山。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星辰:天上的

  • 《淮南子》后世知音 全文、注释、鉴赏

    〔修务训〕 昔晋平公令官为钟,钟成而示师旷 ① 。师旷曰:“钟音不调。”平公曰:“寡人以示工,工皆以为调,而以为不调 ② ,何也?”师旷曰:“使后世之无知音者则已,若有知音者,必知钟之不调。”故师旷之

  • 古典文学作品《严监生之死》原文|注释|精注|赏析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

  • 古诗词有关于春节元宵的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有关于春节元宵的,内容包括关于春节和元宵节的古诗,关于春节和元宵节的古诗,与春节元宵节有关的古诗词。寿春节进唐代:贯休圣运关天纪,龙飞古帝基。振摇三蜀地,耸发万年枝。 出震同中古,承乾动四夷。恩颁新命广,泪向旧朝垂。 2、古蟾宫·元宵明

  • 古代文学作品《曹刿论战》作者、内容解读和评价

    《曹刿论战》 此文选自《左传·庄公十年》。相传是春秋时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题目为后人所加。题一作《齐鲁长勺之战》。清林云铭《古文析义》说:“细玩通篇当分三段。以‘远谋’二字作眼,总是一团慎战之意。惟知

  • 《父有过失,子当谏争(诤),岂可潜谋非法,受不孝之名!》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

    《父有过失,子当谏争(诤),岂可潜谋非法,受不孝之名!》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陈纪》,迁

  • 嵇康·赠秀才入军 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嵇康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磻平皋,垂纶长川。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嘉彼钓叟,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这首诗是嵇康送他哥哥嵇喜从军的诗。诗中借描写嵇喜率领军队在高山平原驰

  • 《明堂飨神歌》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明堂飨神歌无名氏【原文】经始明堂,享祀匪懈[1]。於皇烈考,光配上帝[2]。赫赫上帝,既高既崇[3]。圣考是配,明德显融[4]。率土敬职,万方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