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青玉案》原文、赏析和意境解读
红莎绿蒻春风饼,趁梅驿、来云岭,紫桂岩空琼 窦冷。佳人却恨,等闲分破,缥缈双鸾影。
一瓯月露心魂醒,更送清歌助清兴。 痛饮休辞今 夕永。与君洗尽,满襟烦暑,别作高寒境。
这是一首咏茶词。大凡咏物诗需 不滞于物,又不外于物。唯不外于 物,方能求其形似切题;唯不滞于 物,方能神合而无呆滞之弊。此词咏 茶,分三层立意:咏茶饼,咏分茶, 咏品茶,层次推进,而以品茶之乐为 归。
“红莎绿蒻春风饼,趁梅驿、来 云岭,紫桂岩空琼窦冷。”四句言茶 的制作及转运。红莎,草名,开花近 红色,故名。绿蒻(ruò弱),即香 蒲。梅驿,即驿道,用陆凯“折花逢 驿使” (赠范晔)诗意,因称梅 驿。琼窦,即玉窦,指岩穴。以上为 全词必不可少之赋形题面,起句精 炼,谓制茶成饼,形似团月。“红莎 绿蒻”,言其包装精美可人。“春 风”,暗示初春新茶。“梅驿”、“云 岭”,顺笔渲染。正因其名贵,始有 万里转运之举。“紫桂”句作景语, 虚笔烘托,月照紫桂岩穴,令人油然 而生清凉之意。此处暗暗逗出明月, 为下文伏笔。“佳人却恨,等闲分 破,缥缈双鸾影。”三句咏分茶,纯 系想象之笔,由茶而联想到圆月与明 镜,由分茶而联想到月之残缺与人间 之离别。“分破”与“鸾影”合用破 镜鸾镜事。“破镜”事见唐代韦述 两京新记: 陈之将亡,徐德言与 乐昌公主临别时,击破一镜,各执其 半,以作再聚凭信,后果破镜重圆, 夫妻团聚。此取前半镜破人离之意。 “鸾镜”事见异苑: “罽宾王获 鸾三年不鸣,夫人曰: 尝闻鸟见其类 则鸣,可悬镜映之。王从其言。鸾睹 影悲鸣,哀响中霄,一奋而绝。”此 亦借言人间之伤别离。总之,“佳 人”三句浮想联翩,即所谓咏物而不滞 于物,缘物生情,融入佳人离恨。因 从反面立意,故用“却”字承转。
下片转咏品茶之乐,笔笔抒情, 而句句关合明月。“一瓯月露心魂 醒,更送清歌助清兴。”一瓯,犹一 壶。一壶清茶醒人心魂,清心润喉, 月下独饮且歌,其乐实不亚于李白的 月下独酌。继之,“痛饮休辞今 夕永。与君洗尽,满襟烦暑,别作高 寒境。”永,长。高寒境,苏轼水 调歌头:“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 胜寒。”长夜痛饮,一洗心头闷热和 胸中离愁,清凉至胜,其乐无穷。结 句“别作高寒境”,既点明品茗兼赏 月之意,并给人以飘飘欲仙之感,一 如乘风奔月,“人在清凉国”(苏轼 念奴娇·中秋)。试将此词与唐 人卢仝走笔谢孟谏议新茶对读: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 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 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 觉两腋习习清风生。”两者共言品尝新 茶之乐,有异曲同工之妙。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粮食作物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关于粮食作物春种秋收的古诗,关于"稻子"的古诗,求描写粮食作物的文言文,谢谢。《稻花》诗人 董嗣杲四海张颐望岁丰,此花不与万花同。香分天地生成里,气应阴阳子午中。顷顷紫芒摇七月,穰穰玉糁杵西风。雨阳时若关开落,歌壤
-
语告也,言教人者当随其高下而告语之,则言易入。|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语告也,言教人者当随其高下而告语之,则言易入。》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张正见:山赋 张正见何神山之峻美,谅苞结之所成!东垂曰泰,南服称衡,西戎所擅,北狄标名。于是尧值洪流,滔天襄陵,禹敷水土,奠高槎木。
-
猛虎之犹豫,不若蜂虿之致螫;骐骥之躅,不如驽马之安步;孟贲之
【注释】 选自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虿(chài):蝎子一类的毒虫。 致螫(shì):用毒刺刺人。 骐骥:骏马。 跼躅(júzhú):徘徊不前。 驽(nú)马:劣马。 安步:慢步前进。 孟
-
杨朱来此哭,桑扈返于真。独自成千古,依然旧四邻。闲檐喧鸟鹊,故榻满埃尘。曙月孤莺啭,空山五柳春。野花愁对客,泉水咽迎人。善卷明时隐,黔娄在日贫。逝川嗟尔命,丘井叹吾身。前后徒言隔,相悲讵几晨。
-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出处】唐卢纶《 晚次鄂州 》。 【意思】安史之乱使诗人被迫浪迹异 乡,流徙漂泊。国难乡思已使诗人两鬓如霜,时值萧瑟的寒秋,心境就 更加悲凉。所以虽然人往三湘
-
金昌绪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诗贵质高, 不在数多。固然有
-
《牡丹·祝英台近赋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张榘柳
-
【原题】:岳庙斋宫与崔伯宪都官王正甫殿丞饮别二君各以诗送行席上作短篇奉答
-
《牡丹·山中见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李昌祺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