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见《山赋》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张正见:山赋
张正见
何神山之峻美,谅苞结之所成!东垂曰泰,南服称衡,西戎所擅,北狄标名。于是尧值洪流,滔天襄陵,禹敷水土,奠高槎木。众川既导,群岳自修,潜通四渎,镇压九州。森罗辰象,吐吸云雾,深不可测,远不可步。于廓灵山,长为作固!尔其为状也,则武当太和,武功太白,昆仑五门,扶宁三石,峰高一万,峭峙三百。登而眺之,则千里无极;俯而临之,则万仞难测。映白鹤而同高,混青天而共色。
我国是个山脉众多的国家,在广袤无垠的疆域里,有不计其数的雄伟的崇山峻岭。张正见的山赋,歌颂了耸立在神州大地上的山脉,也歌颂了我们这个古老民族凌云的气概和奋斗的精神。
“何神山之峻美,谅苞结之所成!”气势磅礴的开头,洋溢着作者对华夏名山的无限热爱。诗经·大雅·常武曰:“如山之苞,如水之流。”“苞”有攒聚的意思,在作者的笔下,一座座攒聚而成的挺拔的“神山”,是多么的峻伟,又是多么的美丽啊!“东垂曰泰,南服称衡,西戎所擅,北狄标名。”屹立在祖国东南西北的“四岳”,不就是“神山峻美”之明证吗?作者追溯到远古时代:“于是尧值洪流,滔天襄陵,禹敷水土,奠高槎木。”一提到名山大川,人们就不能忘记那些为治理这些山川作出辉煌贡献、为造福子孙后代而忘我劳动的可敬可佩的祖先。尧之时,洪水泛滥,给人民造成巨大的威胁。书·尧典云:“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于是,大禹这个象征着勇敢智慧、吃苦耐劳的民族英雄出现了!他以“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史记·夏本纪)的顽强奋斗精神,改造山川,终于取得了胜利。不是吗?神州大地的气象焕然一新:“众川既导,群岳自修,潜通四渎,镇压九州。”被疏导的江河欢快地奔腾着,汇成几条巨流涌向大海,而群山是那样自豪地巍然屹立,体现出“镇压九州”的非凡气势。群山之峻伟在赋中得到极意的渲染:“森罗辰象,吐吸云雾,深不可测,远不可步。”那森罗万象的辰星密布在它的身边,那轻柔洁白的云雾缭绕着它的躯体,它的高深简直无法估侧,它的漫远足以使人畏而却步,它无比巍峨而绵亘不绝,植根于中华大地,直插向茫茫云空,作者禁不住发出“于(通吁)廓灵山,长为作固”的感叹。
在作者笔下,群山又是姿态各异的,以“武当太和,武功太白”等为例,向人们展现了“为状”不同的名山的风采。武当又名太和,位于湖北,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太白南连武功,于陕西诸山中最为秀出,冬夏积雪,银光耀眼,民谚云:“武功太白,离天三百。”正是多姿多采、险峻奇特、风格迥异的无数名山,构成了神州山脉的整体,这是何等的雄伟壮观啊!“登而眺之,则千里无极;俯而临之,则万仞难测。”作者把自己置于高山之巅,抒发登临时的观感,以“千里无极”和“万仞难测”,写出了群峰直上九霄的气概。“映白鹤而同高,混青天而共色。”则写群峰凌空,欲与善飞的“白鹤”比高;高耸入云,青山与青天融为一体,这是何等高远的画面意境!
山赋的作者放眼九州,纵览古今,从宏观的角度,勾画景物,使作品充满了极为豪迈的气势。他着力刻划群山之高峻,不仅顾及整体,作总的全方位的描写,而且抓住典型,通过个别反映一般,使峻美的山岳深深地印在读者的脑海中。
-
对于蔑视或看不起我的对手,要设法助长他的骄傲情绪,等待它暴露出弱点,有机可乘时,再出其不意地击破他。 公元前209年,匈奴单于的太子冒顿杀父自立,执掌了匈奴政权。兵力强盛的东胡部落首领,派使者前来向冒
-
一名“通感”,或译“交感”、“相应”、“交响”、“契合”、“感应”,是通过这种知觉写彼种知觉的写作技巧。 “感觉挪移”说的理论基础
-
《为学莫轻说效验,才求效验,即是助长,只一味勿忘,久之自然有效.》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为学莫轻说效验,才求效验,即是助长,只一味勿忘,久之自然有效。》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释,句意,翻译句子出处:清·申居郧 《西岩赘语
-
谽谺土门口,突兀太行顶。岂惟团紫云,实自俯倒景。刚风被草木,真气入苕颖。旧闻人衔芝,生此羊肠岭。纤攕虎豹鬣,蹙缩龙蛇瘿。蚕头试小嚼,龟息变方聘。矧予明真子,已造浮玉境。清宵月挂户,半夜珠落井。灰心宁复
-
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
-
〔原文〕 终风且暴, (齐暴作瀑。) 顾我则笑, 谑浪笑敖, 中心是悼。 (暴、笑、敖、悼,宵部。) 终风且霾, 惠然肯来, (鲁肯作肎。) 莫往莫来, 悠悠我思。 (霾、来、思,之部。) 终风且曀,
-
作者: 荆三隆 【本书体例】
-
“细思量,古来寒士,不遇有时遇”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细思量,古来寒士,不遇有时遇”是关于描写“情感抒写·感时义愤”类的诗句。 仔细推想,古往今来有多少贫寒的读书人,胸有大志,德才兼备,却
-
交友类名言赏析《人生乐在相知心。》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袁枚:游桂林诸山记 袁枚凡山,离城辄远,惟桂林诸山离城独近。余寓太守署中,晡食后即于于焉而游。先登独秀峰,历三百六级,诣其颠。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