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榘《祝英台近赋牡丹》咏牡丹诗赏析
牡丹·祝英台近赋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张榘
柳绵稀,桃锦淡,春事在何许?一种浓华,天香渍冰露。嫩苞叠叠湘罗,红娇紫姑。翠葆护、西真仙侣。试听取。更饶十日看承,霞腴污尘土。池馆轻寒,次第少风雨。好趁油幕清闲,重开芳醑。莫辜负、莺歌蝶舞。
张榘的祝英台近,是极写牡丹国色天香形貌,抒发高雅的赏花情致之作。
上阙起笔,作者未直写牡丹,而是以“柳绵稀,桃锦淡,春事在何许?”起兴,引出了牡丹花开的背景。柳絮、桃花都是春色浓丽的典型事物,其稀落疏淡之际,也正是春去夏来之时。而“春事在何许?”一句设问,便设造出春事欲去,时光易逝,令人怅然的氛围。并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全词定下情感基调。在恋春情绪的支配下,纵使“一种浓华,天香渍冰露。”现于眼底,涌入鼻端,显得突兀,鲜丽。词人用“一种”二字统领,并不直呼牡丹,似乎出于突然,一时竟忘却其名,发现了“一种浓华”,不禁心头惊喜:春事去也! 春事来也!一扫怅然若失之意,而顿生欣喜若狂之情。既有“踏破铁鞋无觅处”之慨,又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喜。于是在后面,这种惊喜的心态,得到淋漓尽致的铺展;并揭示出作者由怅然而惊异、而欣喜的感情变化层次。进而由突见到远看,再到近观的动态过程,也势成必然。随后由远及近,由概写到细描牡丹的形貌,用多重比喻状写牡丹的天姿绝艳。“天香”,用宋之问诗中曾有“天香云外飘”之句,比喻牡丹花香,天上之来,已属奇异;“渍冰露”,又使其天来之香增添纯正、清润、凉冽的气息,令人精神爽快、振奋,这便是奇上加奇。从而加浓了“一种”的惊异的情感和欣喜的程度。在细描近赏牡丹时,以“嫩苞叠叠”形容花容丰满,已不平常;好象用轻柔、透明的“湘罗”制成。这一比喻,使花姿显得更为精巧不俗。而“红娇紫拓”四字,却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写出牡丹花朵朵争芳斗妍的丽质。她们象仪态万千的美女,娇艳绰约,妩媚动人,引人销魂。进而,词人把花幻化,让美的意境升华。“翠葆护”,本是写牡丹之叶,如翠羽装饰的车盖。郭沫若诗中曾说:牡丹“抽出了碧叶千张,比花还强。”可见作者的比喻己使牡丹的形神毕肖。但作者的用意犹是要“翠葆”护盖“西真仙侣”的凤驾。用美人的比喻,用颜色的反差,进一步衬托了牡丹的高贵美艳。“西真”,一说指西施、杨太真(贵妃);“仙侣”,指湘夫人,或洛神。另一说为西王母小女太真夫人。她们皆是绝世佳丽,雍容华贵的美人。词人巧用典故,虚笔渲染。至此,确立它“春来谁做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的花王地位。这段描绘,从花香之幽清,花容之娇艳,花叶之奇珍,至“西真仙侣”之比喻,实笔描摹,虚笔烘托,实虚相映,神形俱现。极赞牡丹超凡脱俗之贵美,国色天香之丽姿。词人爱花恋春之情也溢于言表了。
牡丹盛开,天然绝色,使将要离去的春光,又显得明丽起来。如苏东坡所云:“不放闲花得少休。”恋春的词人怎能不尽兴赏玩呢?所以下阕开始,就从赏花的情致入手。“试听取”三字,似与友人边赏边谈,兴味正浓。“更绕十日看承”,明写花期,暗含欲以花为伴、时刻不离、十日相随之意。“霞腴污尘土”,“霞腴”二字状写牡丹的光彩、丰润。与“污尘土”连接对举,那种爱恋痛惜之情,比前一句更加明显。这两句表面语气轻松平和,内心情感深沉厚重。因此接下四句,虽写池馆饮赋、清闲赏花的高雅情致,但欢欣的背后,总有一点清愁。“池馆轻寒,次第少风雨”,便写牡丹盛开时“轻寒”“少风雨”美好环境,以及词人赏花的急切心情。于是引出“好趁油幕清闲,重开芳醑”的实际行动。闲暇开宴,把酒赏花,将作者恋春爱花的心境推向了顶点。“油幕”,即游幕,帷幕,引申为公务之意。公务繁忙,难得偷闲;而对国色天香痛饮美酒,更为难逢。所以“重开”二字,把人们寻时赏花,举杯畅饮,挥毫题词的情景,勾勒出来。词的末句,以“莫辜负,莺歌蝶舞”,涵盖全篇,令人联想前人的诗句“仍张帷幕垂阴凉”,那种欲留春驻的苦苦愁肠。而“莫辜负”二句所表现的却是一种较为现实的心态,既然不能挽留春光,便尽心兴享用春光的好处。由此看来,虽然词人在本词中借咏牡丹,表达寻求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更多反映的是封建士大夫那种无病呻吟、及时行乐的情调,是应当加以摈弃的。
-
陆游 我昔学诗未有得,残余未免从人乞。 力孱气馁心自知,妄取虚名有惭色。 四十从戎驻南郑,酣宴军中夜连日。 打球筑场一千步,阅马列厩三万匹; 华灯纵博声满楼,宝钗艳舞光照席; 琵琶弦急冰雹乱,羯鼓手匀
-
杨炎正与辛弃疾结为文字交,尝有唱和。这首《水调歌头·寒眼乱空阔》便是淳熙五年与辛弃疾同舟路经扬州时,登镇江北固山甘露寺中的多景楼所作。与此同时辛弃疾也写了一首《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扬济翁、周显先韵》词。这两首词不仅情味相投而且风格也很接近,都是心怀国家之忧,感叹报国无路的登临抒怀之作。此词上片先写
-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潇潇[1]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迹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2],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酝藉[3],不减酴釄[4]。
-
首句开门见山,直言本意,肯定并且强调诗歌所表现的是一匹非同寻常的好马。起句平直,实在没有多少诗味。 次句“房星本是星”,乍看起来像是重复第一句的意思。“房星”指马,句谓房星原是天上的星宿,也就是说这匹马本不是尘世间的凡物。如果这句的
-
1966年5月4日到26日,中共中央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判了彭、罗、陆、杨的所谓“反党错误”,并决定停止和撤销他们的职务。5月16日,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五·一六通知》。《
-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出处】唐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 【意思】在地处关中中枢的长安,遥望蜀中岷江上的五个渡口,风烟迷蒙。你虽然告别京城到四川去,但我们都是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 张继的诗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上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
意思:月亮下山了,乌鸦哭叫,霜覆满天。
下一句:"江枫渔火对愁眠"
意思:江边枫树上,渔火闪烁,唤起了我的忧愁,令我难以入睡。
【诗句】月落乌啼霜 -
春日无人境,虚空不住天。莺花随世界,楼阁寄山巅。迟暮身何得,登临意惘然。谁能解金印,潇洒共安禅。 作品赏析【鹤注】当是广德元年春作。《唐书》:阆州,属山南西道。《旧书》属剑南道。遂州,后周所置,唐
-
郊居人事少,昼卧对林峦。穷巷厌多雨,贫家愁早寒。葛衣秋未换,书卷病仍看。若问生涯计,前溪一钓竿。
-
从后来长辈们的叙述中,我知道,我应该是见过奶奶和外婆的,但打从记事起,我的生活里就只有爷爷和外公了。记忆里,爷爷和外公都是上了岁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