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第五泄记》原文|翻译|赏析
明·袁宏道
从山门右折2,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3,心悸4。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5,瀑见。石青削,不容寸肤6,三面皆郛立7。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8,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9,忽卷掣折而后注10,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11,游人坐欹岩下望12,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13,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恍惚牛鬼蛇神14,不知作何等语。时夜已午,魈呼虎号之声如在床几间15。彼此谛视16,须眉毛发,种种皆竖,俱若鬼矣。
1即五瀑,在浙江省诸暨县以西五泄山上,瀑布从山顶飞落,共五级,景色各异,第五泄即第五级瀑布。2山门:佛寺大门,此指五泄寺大门。3疾:急速。4心悸:心惊而跳。5罅(xia):裂缝。6寸肤:形容极窄。古以一指宽为“寸”,四指宽为“肤”。7郛(fu)立:如郛耸立。郛:围在城外的大墙。8掉:摇动。9怒:形容气势强横。10卷掣(che):转折。11极观:最好的景色。12坐欹(yi):斜靠而坐。13纬:纬线,喻飞起飘洒的水丝。14牛鬼蛇神:喻虚妄怪诞。15魈(xiao):传说中的山鬼。实为猴的一种。16谛视:仔细观看
【析点】 五泄山是浙江名胜地,其中第五泄又称最奇。本文以“观第五泄”为题,着重写观赏之所得,但又不局限于视觉感受。开头未见其瀑,先闻其声,以似“疾雷”的“瀑声”为先导,唤起游者观赏的兴趣,也唤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此先声夺人之艺术效果也。当瀑布出现在眼前时,先写远观:陡峭“郛立”的山势,造成直泻而下的飞瀑;崖下的“怒石”又造成腾涌飞溅转折后注的流水,写得气势博大,撼人心魄,突现了瀑布的壮美。继写近观:瀑布那如丝的飞沫,通过游人仰面“受沫”的感觉来写,柔若“披丝”,密如“飞雨”,又突现了瀑布优美的一面。远观近观,壮美优美,融合为一,构成了五泄诱人的奇景。
游记后段写观瀑归来的感受,正是以夸张而又带虚幻的笔法,极力渲染五泄留给人的震撼魂魄的深刻印象,使人也似幻境中的鬼蜮了。最后以幻想中“如在床几间”的“魈呼虎号”作结,既与人已似鬼的幻觉相合,又与开端使人“心悸”的瀑声相照应,以声始,又以声终,不失“余音绕梁”之艺术效果。
游记写得如此精彩,与所用词汇的新颖而又富于表现力是分不开的。中郎游记,多清丽明爽之笔,独此篇诡伟壮秀,这当是五泄的性情对中郎的感召吧!
-
在前首诗的结尾,诗人写道:“细逐空香百遍行”。在那飘忽无定的“空香”之中,伊人的倩影已仿佛出现在诗人的眼前,诗人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
永不再来的梦“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一场梦,一种化学的发疯形式。”读菲茨杰拉德,记下这句话。想想,我的青春那样平静地过去,似乎枉费了青春
-
与竹为邻假如,竹能开口说话,会不会像笛子一样好听;假如,竹能迈腿走路,会不会成为与你形影不离的兄弟。苏东坡先生有言:“宁可食无肉,
-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气乃厚。
名言: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
-
【名句】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语出宋代岳飞《满江红》词。哪一天能请得长缨,率领精锐军队,渡过长江,一举收复中原!两句诗表达了作者为实现国家的统一而渴望出征的急迫心情。请缨:自请从军击敌。缨,
-
●【左车右酋】轩凤皇使。林薮●【左曷右鸟】鸡冠。江湖一相许。云雾坐交欢。兴尽崔亭伯。言忘释道安。林(一作秋)光稍欲暮。岁物已将阑。古树苍烟断。虚亭白露寒。瑶琴(一作琴中)山水曲。今日为君弹。
-
无可奈何兮,白日走而朱颜颓。少日往而老日催,生者不住兮死者不回。况乎宠辱丰悴之外物,又何常不十去而一来?去不可挽兮来不可推,无可奈何兮,已焉哉。惟天长而地久,前无始兮后无终。嗟吾生之几何,寄瞬息乎其中
-
吕温:成皋铭 吕温茫茫大野,万邦错峙,惟王守国,设险于此。呀谷成堑,崇巅若垒,势轶赤霄,气吞千里,洪河在下,太室旁倚,冈盘岭蹙,虎
-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柳
-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出处】唐白居易《 长恨歌 》 【翻译】七月七日晚上在长生殿里,夜深人静时立誓悄悄: 【译注】七月七日长生殿上,夜半无 人时我俩窃窃私语,暗立誓盟。长生 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