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青州山斋》原文|翻译|赏析
宋·欧阳修2
吾常喜诵常建诗云3:“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4。”欲效其语作一联5,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为难工也6。晚来青州7,始得山斋宴息8。因谓不意平生想见而不能道以言者9,乃为己有。于是益欲希其仿佛10,竟尔莫获一言。夫前人为开其端而物景又在其目,然不得自称其怀11,岂人才有限而不可强?将吾老矣12,文思之衰邪?兹为终身之恨尔13。
熙宁庚戌仲夏月望日题14。
1青州:地名,在今山东省。山斋:书房。2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有欧阳文忠公集。3常建:唐代诗人。4“竹径”二句: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的颔联。禅房:僧舍。5一联:律诗中的相联二句。6造意:指没有深切体会和情感而硬去写诗。工:精美。7晚来青州:欧阳修于晚年(1068)来到青州,时年六十二岁。8宴息:闲居。9“因谓”句:此句是说青州山斋景色竟与常建诗境相似。不意:没有料到。10希其仿佛:意为想要写出类似常建的诗句。11自称其怀:意为满足自己的心愿。12将:抑或、还是。13恨:遗憾。14熙宁庚戌:即熙宁三年(1071)。熙宁:宋神宗年号。仲夏:农历五月。望日:农历每月十五。
【析点】 欧阳修于死前一年为其在青州的山斋写了这篇题辞,实际是一篇创作体会谈、一篇相当精到的文艺随笔。从喜诵前人诗句而欲效之却久不可得,作者悟知作诗凭“造意”是难得精美的;及至“宴息”山斋,身居常建所绘境界仍不能得佳句,这是因为前人已将此境写得惟妙惟肖,正如李白所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这两种创作体验,前者说明作诗要有真情实感、切实体会,模仿只落“第二义”;后者说明没有新的体味、新的途径,决难写出超过前人的作品,这仍是重创造、反模拟因袭的创作思想的体现。欧公始终不能满意自已的效仿之作,引为“终身之恨”,可见其创作中的严肃态度,同样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
为山斋题辞却不写山斋,由常建的一联名句引入,读下去方知这原来既是对山斋景物的描述,又是抒发创作体验的先导,这种写法,落笔似远实近,似曲实直,似繁实简,颇能引人。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出处】唐杜甫《 春夜喜雨 》。 【意思】小雨随着微风在夜间悄悄 降落,滋润着万物,纤细无声。潜:静悄 悄地、暗暗地。 【鉴赏】小雨绵绵,无声无息,随着风在夜间洒落,
-
长恨歌 作者: 白居易 【
-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原诗今译】 六月的西子湖啊,你到底特殊, 秀丽的风光呵和四季迥然不同。 碧翠的莲叶连接天际浩渺无尽, 红日与荷花相映色彩格
-
县人冉氏, 有狗而猛, 遇行人, 辄搏噬之, 往往为所伤。伤,则主人躬诣谢罪, 出财救疗之,如是者数矣。冉氏以是颇患苦狗;然以其猛也,未忍杀,姑置之。……居数日, 冉氏之邻至, 问其狗, 曰: “烹之
-
我家南渡头,惯习野人舟。日夕弄清浅,林湍逆上流。山河据形胜,天地生豪酋。君意在利往,知音期自投。
-
褰裳 作者: 郝建国 【本书体例】
-
6月25日 江西军区成立 : 6月25日,华中军区整训第5师直属机关为基础组建江西军区。司令员陈奇涵,政治委员陈正人。该军区下辖九江军分区、南昌军分区、吉安军分区、袁州军分区、赣州军分区、抚州军分区、
-
红白花传 明代文言长篇才子佳人小说。十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明末。 现仅存朝鲜光武二年(1898)抄本,藏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 大明成化年间,河南洛阳县聚星村荀景华与桂冬荣,同为文人,又系连襟。
-
《旧约·创世记》第37章 雅各住在迦南地,就是他父亲寄居的地方。雅各的儿子约瑟17岁,与他哥哥们一同牧羊。他是个童子,与他父亲的妾——辟拉、悉帕的儿子们常在一处。约瑟常将他哥哥们的恶行,报告给父亲。以
-
昆仑关战役捐躯救国视如归,白刃冲锋血肉飞。苦战兼旬歼敌首,雄关浴日显崔嵬。诗词类别:即事感怀来源:《八桂四百年诗词选》姚自清姚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