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注释、译文和感悟
【注释】 ①阳子:杨朱。之:至。逆旅:旅舍,旅店。②恶(è):丑。自美、自贤:自以为美、自以为贤。
【译文】 杨朱带着弟子到宋国去,途中住宿在一家小旅店里。店主有两个妾,一个长得漂亮,一个长得丑陋。那丑陋的被看重、那漂亮的却遭轻视。杨朱问是什么缘故,店主说:“那漂亮的自以为漂亮,我不知道她漂亮在哪里;那丑陋的自认为丑陋,我不知道她丑陋在哪里。”杨朱说:“弟子们请记着:行为高尚而不自以为高尚,到哪里会不受人喜欢呢?”
【感悟】 自美不美。
美需要容貌,更需要行为和心灵。
一个行为丑陋、心灵肮脏的人,是不可能美的。
善良是女人最好的化妆品。
-
国学名句“富无经业,则货无常主,能者辐凑,不肖者瓦解”出处和解释
【名句】富无经业,则货无常主,能者辐凑,不肖者瓦解 语出《史记·货殖列传》。致富不限于某种固定行业,而财富也不会总被某些人独占。有能力的人,财富就像车轮的辐条集中于车轴一样,会很快地聚集;而没有才能的
-
对希腊首都雅典的倾心,或许是因为我对悲情和沧桑多了几分理解。就像看99岁的爷爷,他满脸的皱纹已经不是岁月,而是某种生命的伟大。从某种
-
苏轼 传神之难在目。顾虎头云:“传神写照,都在阿堵中。其次在颧颊。”吾尝于灯下顾自见颊影,使人就壁模之,不作眉目,见者皆失笑,知其为吾也。目与颧颊似,余无不似者。眉与鼻口,可以增减取似也。传神与相一道
-
本篇历叙与王判官聚散行迹,并因世乱而归隐庐山屏风叠。其所以退也,非所谓“社稷苍生曾不系其心膂”(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乃报国无门也。 开篇“昔别黄鹤楼,蹉跎淮海秋”二句,飘然而来,写的是公元726(开元十四年),诗人离开蜀中,自湖
-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镇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
-
鼾睡: 打呼噜熟睡。比喻不允许别人侵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语出南宋·岳珂《桯(tīng)史·徐铉入聘》:“上谕之曰:‘不须多言,江南亦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耶!’” 960年,赵匡胤建立
-
古文观止·清文·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天下
-
请得一日假,来游半月泉。何人施大手,擘破水中天。 作品赏析【原题】:半月泉苏轼、曹辅、刘季孙、鲍朝懋、郑嘉会、苏固同游,元佑六年三月十一日
-
溱与洧,方涣涣兮 〔2〕 。士与女 〔3〕 ,方秉蕑兮 〔4〕 。女曰观乎 〔5〕 ?士曰既且 〔6〕 。且往观乎 〔7〕 ?洧之外,洵訏且乐 〔8〕 。维士与女 〔9〕 ,伊其相谑 〔10〕 ,赠之
-
路傍埋骨蒿草合,壁上题诗尘藓生。马死七年犹怅望,自知无乃太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