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名著《花镜》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陈淏子,又名扶摇,别号西湖花隐翁。里籍、生平事迹不详。他的出生约在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卒年不详。从书前张国泰的序文可以隐约看出,他是在明亡之后不愿做清朝官吏的“归来高士”,退居田园,从事花草果木栽培,并兼以授徒为业的老书生。自称平生最爱花与书,于种植之方颇有独得之秘。晚年专心总结花木果树栽培经验,写成花镜一书。
花镜分六卷。卷一为“花历新裁”,主要列出各种观赏植物栽培的逐月行事,包括分栽、移植、扦插、接换、压条、下种、收种、浇灌、培壅、整顿等十项。卷二为“课花十八法”,论述观赏植物的栽培原理和管理方法。首先在“辨花性情法”中说明植物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然后通过下种及时法、扦插易生法、接换神奇法、过贴考合法、移花转垛法、浇灌得宜法、培壅可否法、种盆取景法、整顿删科法等进行栽培管理,最后还提出治诸虫蠹法、枯树活树法、变花催花法、花香耐久法、养花插瓶法等宝贵经验。这一部分是全书的精华。卷三为“花木类考”,卷四为“藤蔓类考”,卷五为“花草类考”,分别描述百种左右的观赏植物,说明植物的形态习性、栽培技艺和用途,比较切合实际。这三卷共载植物352种。卷六为“养禽鸟法”、“养兽畜法”、“养鳞介法”和“养昆虫法”,共记述了45种动物的形态习性和饲养方法。作者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前人钻研的成果和劳动群众的经验,加以发展和提高,纠正了一些古书上的错误,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花镜内容广泛而丰富,堪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园艺专著。
因受社会、科学条件所限,此书也有些谬误。如“占验”等部分还夹杂着唯心观点;有的植物的描述混淆不清;编排上将乔木果树列入藤蔓类不妥,等等。
本书最早的刻本是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善成堂的木刻本(三本),以后有金阊书业堂的木刻本(二本),锦章图书局的绘图园林花镜石印本(1914年),大美书局的群芳花镜铅印本(1936年),沈鹤记书局的群芳花镜全书石印本(1936年),中华书局铅印的花镜(1956年),以及农业出版社铅印、伊钦恒校注的花镜(1962年第一版,1985年第二版)。
-
蘧瑗知非我所师,流年已似手中蓍。正平独肯従文举,中散何曾靳孝尼。卖剑买牛真欲老,得钱沽酒更无疑。鸡豚异日为同社,应有千篇唱和诗。
-
余生欲老南海村,帝遣巫阳召我魂[1]。杳杳天低鹊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作品赏析【注释】:[1]:引典。《楚辞-招魂》上说,上帝可怜屈原的灵魂脱离了他的躯壳,叫巫阳(古代女巫名)把他招回。作者被贬海南
-
戴 昺 推篷四望水连空, 一片蒲帆正饱风。 山际白云云际月, 子规声在白云中。 “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会稽县志》引王羲之语),概括了鉴湖山水的美。鉴湖在今绍兴市南郊,古跨山阴、会稽两县。历代文
-
古文观止·张溥·五人墓碑记 五人者,盖当蓼洲
-
吕本中的《木芙蓉》是一首描写木芙蓉花的诗,下面我们将对这首诗进行原文、赏析和解读。
原文: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如何掩,泪飞流,闲事到,故人长绝肝肺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木芙蓉花,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诗的上半部分写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绪,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悲伤和无奈。下半部分则表现
-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作品赏析【注释】:
-
园中莫种树,种树四时愁。独睡南床月,今秋似去秋。 作品赏析注:1:南床:南窗。陶潜:倚南窗以寄傲。附:阙名评曰:此诗是落第后作,怨而不怒,风人之旨也。--------凤尾竹客撰lt;李长吉歌诗笺注辑评
-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作品赏析这首诗写于上元二年(761),那时杜甫居于成都草堂,生活暂时比较安定,有时也到郊外走走。表面
-
夫服药求汗,或有弗获; 而愧情一集, 涣然流离。终朝未餐, 则嚣然思食; 而曾子衔哀七日不饥。夜分而坐, 则低迷思寝; 内怀殷忧, 则达旦不瞑。劲刷理鬓, 醇醴发颜, 仍乃得之; 壮士之怒, 赫然殊观
名言: 夫服药求汗,或有弗获; 而愧情一集, 涣然流离。终朝未餐, 则嚣然思食; 而曾子衔哀七日不饥。夜分而坐, 则低迷思寝; 内怀殷忧, 则达旦不瞑。劲刷理鬓, 醇醴发颜, 仍乃得之; 壮士之怒,
-
雪雁鸣乡土散文《麦颂》零貮玖:凤池雪雪雁鸣乡土散文《麦颂》零貮玖:凤池雪 凤 池 雪(雪九篇之四)那逃遁得久远久远的雪花铺天盖地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