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 ·神龟赋有序
龟寿千岁,时有遗余龟者,数日而死,肌肉消尽,唯甲存焉!余感
而赋之。曰:
嘉四灵之建德,各潜位乎一方:苍龙虬于东岳,白虎啸于西罔,玄武集于寒门,朱雀栖于南乡。顺仁风以消息,应圣时而后翔。嗟神龟之奇物,体乾坤之自然。下夷方以则地,上规隆而法天。顺阴阳以呼吸,藏景曜于重。餐飞尘以实气,饮不竭于朝露。步容趾以俯仰,时鸾回而鹤顾。忽万载而不恤,周无疆于太素。感白龙之翔翥,卒不免乎豫且。虽见珍于宗庙,罹刳剥之重
。欲愬怨于上帝,将等愧乎游鱼。惧沉泥于逢殆,赴芳莲以巢居。安玄云而好静,不淫翔而改度。昔严周之抗节,援斯灵而托喻。嗟禄运之屯蹇,终遇获于江滨。归笼槛以幽处,遭淳美之仁人。昼顾瞻以终日,夕抚顺而接晨。遘淫灾以陨越,命勦绝而不振。天道昧而未分,神明幽而难烛。黄氏没于空泽,松乔化于扶木。蛇折鳞于平皋,龙脱骨于深谷。亮物类之迁化,疑斯灵之解殻。
此赋创作的时间赋前小序未言。曹集铨评曰:“陈琳答东阿王笺:并示神赋,披览粲然。即此赋也。王三十八岁徙封东阿,此赋在东阿时作。” 对此人们还有不同的看法。由于史料缺乏,无所考证,姑且从 铨评之说。
此赋通过对神龟“数日而死,肌肉消尽,唯甲存焉”的不幸遭遇的描写,倾吐了作者内心对才志之士不能受到重用的愤慨之情。另外,从神龟之死,也使作者怀疑龟寿千岁的传说,从而表现了否定神仙长生的思想。
赋前小序,是写为何而作此赋。赋文从赞美四灵写起。苍龙、白虎、朱雀、玄武,是天之四灵,用以正四方。它们于东西南北四方,“顺仁风”而死生,“应圣时”而后行。作者从四方之灵写起,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到了一个神妙不可测的境地中。然后又笔调一转,回到要写的神龟上。“嗟神龟之奇物,体乾坤之自然。”作者赞叹神龟是个不同于四灵的奇妙之物,它的身体宛如天地。下面则具体地描写了神龟的形体及生活习性。“下夷方以则地,上规隆而法天。”下,是指龟板。夷方,即平方,则,法也。上,指龟壳。规隆,与夷方相对,指圆而隆起。这二句是本礼记“神龟之象,上圆法天,下方法地”之语。神龟上圆隆下平方,法天法地,就应该与天地共存。这也为作者后面写它死而埋下了暗笔。神龟“顺阴阳以呼吸,藏景曜于重泉。餐飞尘以实气,饮不竭于朝露。”写出了神龟不同于其他之物的生活习性。它顺应着阴阳而呼吸,隐藏在深水之中。食的是飞尘,饮的是朝露。“步容趾以俯仰,时鸾回而鹤顾。”这二句是写神龟的举动吸收之状。它爬动舒缓而俯仰,似鸾回又似鹤顾。“忽万载而不恤,周无疆于太素”,写其在天地间寿命之长。恤,忧。太素,指天地。这样一个神物,然也终不免于一死。接着便写龟的不幸遭遇。“感白龙之翔翥,卒不免乎豫且。” 白龙,曹子建文集作 “白灵”,即白龟。豫且,古神话中渔者名。庄子 ·外物篇“明日余且 (豫且)朝。君 (宗元君)曰: ‘渔何得?’对曰: ‘且之纲得白龟焉,其圆五尺。’君曰: ‘献若之龟’。龟至,君再欲杀之,再欲活之,心疑,卜之,曰: ‘杀龟以卜吉。’ 乃刳龟,七十二鑽而无遗筴。”这里,作者有感于长寿之龟,最终不免于要落入渔者之网。龟落入鱼网之后,厄运就要向他袭来。“虽见珍于宗庙,罹刳剥之重辜。”虽然位高,但难于主宰自己的命运。“欲愬怨于上帝,将等愧乎游鱼。”愬怨,申诉愤恨。这两句用典于 说苑·正谏篇。“古有白龙从天降于清冷之渊,化为鱼。捕鱼者豫且射之,伤目。白龙诉射之者于上帝,帝曰: 如何置汝之形乎? 白龙曰: 化为鱼。帝曰: “鱼原为人所欲射者,既如此,豫且有何罪乎!”可见,遭到厄运,即使申诉于上帝,也无济于事。龟为避免祸患,便改变自己的习性。“惧沉泥之逢殆,赴芳莲以巢居。安玄云而好静,不淫翔而改度。”殆,即危险。芳莲,指芳香的莲叶。史记·龟策列传云: “龟千岁,乃游于莲叶之上。”巢居,指龟栖于莲叶之上。玄云,形容荷叶茂密,如同玄云一样。龟惧怕藏匿在泥土之中而遭到危险,于是栖止在莲叶之上,安于茂密的莲叶,不再淫游而改变了生活规律。但这样也不是就能改变遭难的命运。
接下的二句又是用典。“昔严周之抗节,援斯灵而托喻。”严周,指周子。从前庄子具有高亢的节操,引神龟为喻。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云:“楚王使二大夫往聘庄子。庄子曰: ‘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 王巾笥而藏之于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途中乎?’二大夫曰: ‘宁生曳尾途中。’ 庄子曰: ‘往矣! 吾将曳尾于途中也。’”作者引此典故,在于说明就是“曳尾于途中”之龟也难免遭难。为此,作者接着愤慨地写道:“嗟禄运之屯蹇,终遇获于江滨。”他在为命运不佳、遭难的神龟而哀叹。它 “曳尾于途中”,还是被人在江滨所获。“归笼槛以幽处,遭淳美之仁人。昼顾瞻以终日,夕抚顺而接晨。淫灾以陨越,命勦绝而不振。天道昧而未分,神明幽而难烛。”作者对神龟的不幸遭遇深表慨叹和同情。神龟的命运使曹植自然地联想到自己的坎坷遭遇和现实险恶的处境,从而怀疑黄帝松乔所谓成仙之说。“黄氏没于空泽,松乔化于扶木。蛇折鳞于平皋,龙胎骨于深谷。”“黄氏”句本 论衡·道虚篇“龙不升天,黄帝骑之,乃明黄氏不升天也。龙起云雨,因乘而行;云散雨止,降复入渊。如实,黄帝骑龙,随溺于渊也。”松乔,即赤松子、王子乔,古代传说的仙人。相传赤松子为神农时雨师,服水玉以教神农。王子乔,周灵王太子,浮丘公接引入嵩山。折鳞,当为柝鳞,即蜕皮。平皋,指水边之平地。从黄帝、松乔,乃至蛇、龙,没有长生的,故作者最后总结说:“亮物类之迁化,疑斯灵之解殻。”迁化,指死亡。相信这些物类的死亡,皆似龟之解壳。作者从龟的死亡,从而推断出黄帝松乔所谓成仙乃是乌虚有之说,从而表达了他的否定神仙长生的思想。
此赋虽属咏物赋,但以物喻人,借物抒怀的倾向极为明显。龟虽号称千岁,然而却被转送,难于主宰自己的命运。其遭遇更是引起作者的强烈愤慨。“虽见珍于宗庙,罹刳剥之重辜”,“嗟禄运之屯蹇,终遇获于江宾”,“归笼槛以幽处,遭淳美之仁人”,这与曹植的名为王侯,实则囚徒,时时面临着“暴之朝肆”的遭遇,又多么相似! 因而作者在赋中发泄了内心的不平,抒吐了自己在失意之时的怨悲之情。
此赋对龟的形状的描写极为逼真。“下夷方以则地,上规隆而法天”,“步容趾以俯仰,时鸾回而鹤顾”,可谓是活灵活现。文中多用典故,而且与所要表达的思想极为贴切,从中不难看出曹植的渊学博识。语言形象准确,寓意深刻,匠心独运,充分地显示了作者的才思与功力。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带秋和春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古诗中含有春和秋的诗句,关于春和秋的诗句,含有春的诗句和含有秋的诗句。《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2、《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
-
《罗摩衍那》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印度古代史诗,相传为蚁垤所作。主要写罗摩与妻子悉多悲欢离合的故事。全诗分七篇:第一篇《童年篇》,古代拘萨罗国十车王有三妻,生四子,长子罗摩。毗提诃国悉多公主选婿大典,罗摩
-
郊园夏雨歇,闲院绿阴生。职事方无效,幽赏独违情。物色坐如见,离抱怅多盈。况感夕凉气,闻此乱蝉鸣。
-
名言: 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注释: 道: 作“导”解。强: 激励。开:启迪, 开发。 句意: 有修养的人教育学生是能使人通晓明白的。他们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他走, 激励学生而不
-
听雨轩笔记 民国上海进步书局“笔记小说大观”石印本《听雨轩笔记》扉页书影 民国上海进步书局“笔记小说大观”石印本《听雨轩笔记》正文书影 清代文言短篇志怪小说集。四卷,曰杂纪、续纪、馀记、赘记,计一百三
-
【4823】新国富论:撬动隐秘的国家公共财富(〔瑞典〕邓达德、福斯特著,叶毓蔚、郑玺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5 1万字,2016年7月第1版,58元
-
冬夜夜寒觉夜长,沉吟久坐坐北堂。冰合井泉月入闺,金缸青凝照悲啼。金缸灭,啼转多。掩妾泪,听君歌。歌有声,妾有情。情声合,两无违。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 作品赏析【注释】:金:指青。青凝:指凝明
-
楩楠枯峥嵘,乡党皆莫记。不知几百岁,惨惨无生意。上枝摩皇天,下根蟠厚地。巨围雷霆坼,万孔虫蚁萃。冻雨落流胶,冲风夺佳气。白鹄遂不来,天鸡为愁思。犹含栋梁具,无复霄汉志。良工古昔少,识者出涕泪。种榆水中
-
李密 臣密言 (1) :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2)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3) ;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4)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5)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6) 。零丁孤苦,至于
-
出临皋而东骛兮,并丛祠而北转。走雪堂之陂陀兮,历黄泥之长坂。大江汹以左缭兮,渺云涛之舒卷。草木层累而右附兮,蔚柯丘之囱蒨。余旦往而夕还兮,步徙倚而盘桓。虽信美而不可居兮,苟娱余于一眄。余幼好此奇服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