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名著《秣陵春》的年代、作者和内容精讲
剧情:南宋亡后,学士徐铉之子徐适和李后主宠妃黄保义侄女展娘在金陵互为邻居。李后主、黄保义登仙界后,给徐适、黄展娘牵线,二人缔结鸳侣。这期间,有人偷镜,谋取展娘。朝廷选宫女,展娘“十分标致”被选,无奈让侍女“袅烟替主入宫”。徐适考中状元,朝廷把袅烟赐给他,一同返回金陵,徐适和黄展娘结为秦晋之好,袅烟居西室。
剧作“以金之侵入比清之侵入”,流露对明覆亡哀痛。第二出“话玉”的“宜春令”、第三出“闺授”的“满庭芳”、第六出“赏音”、第十一出“庙市”等都含吊古伤今之意。作者自称作剧是“借古人之歌呼笑骂以陶写我之抑郁牢骚。”据说,作者读夏完淳大哀赋(哀吊南京陷落)得到启示,剧作以曹善才琵琶声作结尾与作者写明末丧乱的琵琶行有关。剧中徐适本是北宋抗金牺牲者,把他移到南唐和宋初,可见定有寄托。剧中徐适和黄展娘相爱。黄家宝镜被徐状元(适)买到,镜里照出展娘;黄家玉杯可照出徐状元影子。这段姻缘被称为“奇奇怪怪”,实写才子义夫、佳人节妇同舟共济。十八年风风雨雨,二人都历经挫折,但最后“娇歌急管杂青丝,大姐同行小妇随,千日废台还挂镜,玉珂琼佩响参差。”“百岁婚姻天上合”。作者遭遇丧乱,阅历兴亡,作品激楚苍凉。此剧与诗作圆圆曲(讽刺吴三桂降清)、松山哀(讥刺洪承畴降清)是一个思想脉络,尽写胸中激愤。剧情在“影”上着笔,九出“杯影”,十四出“镜影”,二十三出“影衅”,二十七出“叙影”,三十二出“影归”,人影难分,真假混杂,忽而人世,忽而仙界,归根到底企望化险为夷,变祸为福。展娘说: “人都说夫妻形影相随,你(指徐适)是个形,我是个影,但要一步见不相舍罢了。”(二十七出)这个“影”时隐时现成为全剧基本脉络。曲词清丽哀婉,声情激越。但故事离奇,头绪繁杂,结构松弛,戏剧矛盾不集中,实属此剧弱点。
版本:清顺治刊本,古本戏曲丛刊三集影印长乐郑氏藏清顺治本。
-
这首诗中所说的湖,《文选》李善注说是谢灵运始宁墅的大小巫湖,因此,此诗应是谢惠连在始宁时所作的。 诗的开头两句:“日落泛澄瀛,星罗游轻桡”,点出“泛湖”题意,写日落星出时湖中泛游情景,楚人称湖泊池沼为“瀛”,前面着一“澄”字,极写湖
-
日本近现代文学重要流派之一,堀起于大正末年的20年代中叶,解体消失于20年代末。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主要在西方出现了两股主要的文艺思潮:
-
作者: 李谋 【作家简介】佐基(1908—1990),缅甸现
-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 酒酣夜别淮阳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飞卿的诗,有的以清丽见长,有的以豪放称雄。《赠少年》这首送别诗,作者在与少年畅抒胸怀,倾吐情谊之中,透露出一种洒脱、豪爽的 “侠气”
-
耶溪泛舟 孟浩然 落景余清辉, 轻桡弄溪渚。 澄明爱水物, 临泛何容与! 白首垂钓翁, 新妆浣纱女。 相看似相识, 脉脉不得语。 孟浩然
-
张均九日巴丘登高客心惊暮序,宾雁下沧洲。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湖风摇戍柳,江雨暗山楼。且酌东篱酒,聊祛南国忧。作者简介张均,张
-
知识久去眼,吾行其既远。瞢瞢莫訾省,默默但寝饭。子兮何为者,冠珮立宪宪。何氏之从学,兰蕙已满畹。于何玩其光,以至岁向晚。治惟尚和同,无俟于謇謇。或师绝学贤,不以艺自车免。子兮独如何,能自媚婉娩。金石出
-
不思量,又思量。一点寒灯耿夜光,鸳衾闲半床。 雨声长,漏声长。几阵斜风摇纸窗,如何不断肠。 这是一首叙写思念之苦的词。 上片主要写女主人公的孤独。“不思量,又思量”,开篇即直接赋情,写相思之苦无法排遣
-
终阙晨霞照雾开,轻尘不动翠华来。鱼游碧沼涵灵德,花馥清香荐寿杯。梦听钧天声杳默,日长化国景徘徊。自◇击壤音多野,帝所赓歌亦许陪。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诗词有关于春节元宵的,内容包括关于春节和元宵节的古诗,关于春节和元宵节的古诗,与春节元宵节有关的古诗词。寿春节进唐代:贯休圣运关天纪,龙飞古帝基。振摇三蜀地,耸发万年枝。 出震同中古,承乾动四夷。恩颁新命广,泪向旧朝垂。 2、古蟾宫·元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