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名句】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无定河: 源出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境内,流经陕西北部入黄河。句意: 可怜那些征人已变成无定河边的枯骨,而他们的妻子却还在萦思梦想着他们呢。深刻地揭示了战争带给人民的不幸。
唐陈陶陇西行诗之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 全唐诗 七四六卷8492页)
宋魏泰 临汉隐居诗话: “诗恶蹈袭古人之意,亦有袭而愈工若出于己者。盖思之愈精,则造语愈深也。……李华弔古战场文 曰: ‘其存其没,家莫闻知,人或有言,将信将疑,娟娟心目,梦寐见之。’ 陈陶则云: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盖愈工于前也。” 明杨慎 升庵诗话 卷一二:“汉贾捐之议罢珠崖疏云: ‘父战死于前,子斗伤于后,女子乘亭鄣,孤儿号于道,老母寡妇饮泣巷哭,遥设虚祭,想魂于万里之外。’ 唐李华 弔古战场文 全用其语,总不若陈陶诗云(全诗略)。一变而妙,真夺胎换骨矣。” 明王世贞 艺苑巵言卷四: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用意工妙至此,可谓绝唱矣。” 傅庚生 中国文学欣赏举隅 四: “ ‘无定河边骨’ 等句为诗中之主句,攘 ‘春闺’ 为其宾辅,重又笼之以‘梦’ 字,皆所为益以助其哀远矣。”
-
老去心灰不复然,一麾江海意方坚。那堪黄散付子度,空羡苏杭养乐天。病肺一春难白酒,别肠三夜绕朱弦。群仙正欲吾归去,共把清风借玉川。
-
元好问于乃马真氏三年(1245)秋天,出雁门到燕都,这年冬天离开。诗中抒发了诗人故国河山之思,感情极为沉痛。首联说:“汉宫曾动怕鸾歌,事去英雄不奈何!”这是借用梁鸿之典来写亡国之思。后汉的梁鸿,字伯鸾,平陵人。他出关过洛阳时,曾作《五噫歌》表示对帝京豪奢的震惊和感慨:“陟彼北邙兮,噫!顾瞻帝京兮,噫
-
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
【注释】 选自清·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 情中景:把客观之景化为主观之景。 景中情:把主观之情化为客观景物。 离:分离,离开。 神:高妙,神妙。 无垠:无边。垠,边际,界限。 【赏析】 关于诗歌创作
-
住在都市里,从早到晚,从晚到早,不知要听到多少种类多少次数的叫卖声。深巷的卖花声是曾经入过诗的,当然富于诗趣,可惜我们现在实际上已不大听到。寒夜的茶叶蛋细砂粽子莲心粥等等,声音发沙,十之七八似乎是老枪
-
李商隐君恩如水向东流, 得宠忧移失宠愁。莫向樽前奏《花落》, 凉风只在殿西头。李商
-
朝家意在取遗才,乐育推仁亦至哉。本欲励贤敦古学,可嗟趋利竞朋来。昔人自重身难进,薄俗多端路久开。何异鱣鲂争尺水,巨鱼先已化风雷。
-
这首词并非泛泛咏落花,而是抒发对花落后的“追惜”之情,更是对自己“光阴虚掷”的“追惜”之情。词写得极有特色,与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有异曲同工之妙,颇值一读。 词作上片抒写春归花谢之景象。开首二句,“正单衣试酒,怅客里
-
刘郎刘郎莫先起,苏台苏台隔云水。酒盏来从一百分,马头去便三千里。
-
旧简拂尘看,鸣琴候月弹。桃源迷汉姓,松树有秦官。空谷归人少,青山背日寒。羡君栖隐处,遥望白云端。
-
《鹧鸪天》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①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②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③ 【注释】 ①翻空:在空中飞翔。蕖(qu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