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五首(其一)》(秦观)原文|鉴赏|赏析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春日这个题目,可写的事甚多。此诗所咏是春日雨后初晴华屋幽院的一角。
“一夕轻雷落万丝”是喜雨之词,“万丝”,形容密而细的雨点。“轻雷”、“万丝”正是惊雷初动、春雨绵绵的独有特征。此句写夜晚轻雷细雨,虽不具景色之美,却起到了总领全诗的作用,既点明了季节,渲染了春意,更为全诗的景色描写作了铺垫。以下三句所写的美景都是由“一夕轻雷落万丝”所引起的。“霁光浮瓦碧参差”,紧承首句,写一夜春雨后,晨阳初照时屋庑景色。“霁光”,是雨止初晴的阳光。这时屋宇上下,旖旎的阳光与绿瓦相互映照,碧光陆离,十分动人。一个“浮”字,描摹明媚柔和的春阳照射在琉璃瓦上,翠碧而闪烁,形象生动。这时的庭院也呈现出一片柔情和幽清的情景。诗人对这一夜春雨,深表沁人心脾的喜悦之情。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两句,作者选用芍药、蔷薇在雨后的不同花态进一步烘托庭院的雨后情景。“芍药含春泪”,写出了雨后芍药花上水珠盈盈、晶莹欲滴的娇美之态,“有情”二字更把它拟人化了。无情之花成为有情之人,妩媚的芍药含“春泪”,更觉楚楚动人。蔷薇则另是一番美态。蔷薇枝繁花茂,一般皆攀架而开花,经过一夜春雨后,它更显得娇嫩了。“无力”与“卧”既是雨后蔷薇整体状态的特写,也是雨后蔷薇花朵娇柔姌嫋、丽朵繁枝相依相托的描摹,而“晓枝”二字则点出了花丽叶茂的蔷薇沐浴于雨露旭日之中的情景。庭院一角,芍药含春泪,蔷薇卧晓枝,旖旎清美之景令人心怡。
碧瓦、芍药、蔷薇都是色彩鲜丽,带有富贵气息的景物,而诗人却以“一夕轻雷落万丝”加以洗涤,使其华丽中糅有俊秀,娇美中带有清新,确是别具一番情趣的庭院风光图。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晓晚枝。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
([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之二十四)
遗山讥“有情”二语为女郎诗。诗者,劳人思妇公共之言,岂能有雅、颂而无国风,绝不许女郎作诗耶! (陈衍宋诗精华录卷二)
-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则
名言: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 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诗句“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静如
-
李白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历天又入海,六龙所舍安在哉?其始与终古不休息。人非元气
-
《迢迢牵牛星》是一首古代诗歌,描述了两位相爱的牛郎和织女被天上牵牛星分隔的悲情。诗中用细腻的笔触展现出爱情的坚韧和执着。这首诗寓意深远,引发人们对爱情的思考和敬仰。
-
愧为湖外客,看此戎马乱。中夜混黎氓,脱身亦奔窜。平生方寸心,反掌帐下难。呜呼杀贤良,不叱白刃散。吾非丈夫特,没齿埋冰炭。耻以风病辞,胡然泊湘岸。入舟虽苦热,垢腻可溉灌。痛彼道边人,形骸改昏旦。中丞连帅
-
六诬金六诬金 直不疑为郎同舍,有告归者,误持同舍郎金去,金主意不疑。不疑谢,为之买金,偿之。后告归者至,而归亡金,郎大惭。以
-
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
-
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为国之急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审度量,节衣服,俭财用,禁侈泰,为国之急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宋]苏泂松树何知过百年,树根流水亦清涟。莫嫌寂寞无人到,多有人来正不然。苏泂这首诗
-
男子愁,大抵是为家事国事,也或许是为前程理想,但女子愁来愁去,无论如何总逃不过一个“情”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