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典故“山河影”的出处、释义和例句
宋词典故·山河影
【出典】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一天咫:“释氏书言,须弥山南面有阎扶树,月过,树影入月中。或言月中蟾桂,地影也;空处,水影也:此语差近。”宋·苏轼苏轼诗集卷四四和黄秀才鑑空阁诗:“明月本自明,无心孰为境。挂空如水鑑,写此山河影。”旧题宋·王十朋注:“酉阳杂俎载佛氏言:月中所有,乃大地山河影也。”
【释义】 古人认为月中的阴影是地上山河的倒影。宋词中常用此典咏月。
【例句】 ①坐看人间如掌,山河影、倒入琼杯。(周邦彦满庭芳[白玉楼高]622)这里用本典描绘月影入杯。②谁道斫去桂,应更光辉,无遗照,泻出山河倒影。(向子諲洞仙歌·中秋954)这里用本典描绘明月。③浩荡山河影,偏照岳阳楼。(张元干水调歌头·为赵端礼作1079)这里以“山河影”代指月光。④云海尘清,山河影满,桂冷吹香雪。(曾觌壶中天慢[素飚漾碧]1326)这里用本典咏圆月。⑤万象森罗,一奁清莹,影山河多少。(赵磻老醉蓬莱·寿叶枢密1630)这里用本典叙写望月悬想。⑥风露浩然,山河影转,今古照凄凉。(陈亮一丛花·溪堂玩月作2106)这里用本典描绘月亮运行。⑦彷佛山河影,只在云端。(李曾伯八声甘州·中秋小集无月2813)这里用本典描绘浓云蔽月。⑧天地无尘,山河有影,了不遗毫发。(方岳酹江月·八月十四,小集郑子重帅参先月楼,是夕无月,和朱希真“插天翠柳”词韵2842)这里用本典描绘想象中明日的朗月。⑨便欲凌空,飘然直上,拂拭山河影。(张绍文酹江月·淮城感兴3074)这里用本典叙写登月的遐想,暗喻重整河山的心志。
-
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
-
在牛心亭凭栏而望,穿过夜晚,望见黄昏,我和一群朋友围湖晚餐,说到四月的空气,四月的鲜花与爱情。年轻的心其实从来没有远离。晚饭后朋友
-
白露伤草木,山风吹夜寒。遥林梦亲友,高兴发云端。郭外秋声急,城边月色残。瑶琴多远思,更为客中弹。
-
【注释】:胡世将这首《酹江月》之前有两点背景值得一提。第一,南宋词大多出于东南半壁,在欣赏出于西北川陕前线的绝少。乾道八年(1172)陆游在南郑从军,秋日登高遥望长安南山创作了《秋波媚》诸词,为南宋词传来了西北边塞的鼓角之声。胡世将这首词,
-
“一曲”三句,上片述一位女子与郎君分别时的哀伤。“彩云”,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词有:“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句。这里据唐圭璋《宋词三百首笺注》说:“彩云,指小萍,系歌女也。”女主人公说:“自从郎君用凄哀的鸾箫声吹了一曲离别曲
-
皇甫松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 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 皇甫松其人,生平事迹不详。只知他字子奇,晚唐时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县)人。其父皇甫湜、其舅牛僧儒皆为有唐名士。《花间集》收录
-
八月十五夜,月色随处好。不择茅檐与市楼,况我官居似蓬岛。凤咮堂前野桔香,剑潭桥畔秋荷老。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景此行
-
作者: 王予民
-
“莫把琼花比淡妆,谁似白霓裳。”纳兰说,不要把雪花当做是梅的淡雅妆饰,梅自身就有着白色霓裳的美丽。雪花是天外之花,别有根芽,虽轻灵脱俗却没有悔的一缕香魂,因而这样的一种纯洁幽香、超凡脱俗的美,只有梅才有。“别样清幽,自然标格,莫近东墙。
-
余生欲老南海村,帝遣巫阳召我魂[1]。杳杳天低鹊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作品赏析【注释】:[1]:引典。《楚辞-招魂》上说,上帝可怜屈原的灵魂脱离了他的躯壳,叫巫阳(古代女巫名)把他招回。作者被贬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