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送人·[宋]辛弃疾》原文与赏析
[宋]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就古代交通工具而言,舟楫航运远没有车马驰骋来得安全可靠。因为江河波涛汹涌,每多暗礁险滩,而且受制于气候等条件,古人很难预料和驾驭;而陆路出行,无论康庄通衢还是棘地斜径,相对较少有意外变故。可是作者在诗篇中偏偏要说险恶风波不及行路艰难,这并非作者刻意作奇的文字游戏,而是巧妙利用诗词语汇的多义性,寄托一种更深的内涵。在这里,与“江头风波”对举的“人间行路”,已不再指具体的交通途径,而是概而言之的人生之旅。而在这并非基于同一意义层面的对比中,自然条件的险恶显然只是一种铺垫和映衬,作者所要强调的,乃是对于人生之路举步维艰的深深疑惑以及“拔剑四顾心茫然”式的忡忡忧心。
行路难,原本是乐府古题,历代诗人很喜欢以此为题,抒写郁悒情怀,是以有鲍照“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的名句,表达的是对于门阀制度禁锢人才的愤懑之情;又有李白“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的解嘲,反映的是对于功名失望后的无奈心境,等等。本篇的“行路难”,其内因在于“功名余事且加餐”,“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等句中,它们并没有跳出传统诗题的内容范畴,而是组合了一批新的诗歌意象进行又一次的重复咏叹。我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大部分也只是在完成这一使命,但它无损于古诗的伟大成就,因为许多纽结的情感与思想无疑是千古同慨的,正反映了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诗家共有的遭际境遇,何况作者在本篇中还匠心独运,以凝炼的意象对比概括了文人诗家的千古之恨。
本词以送人为题,写作背景是离别之际。诗人在咏出末尾的名句之前,不仅已有“唱彻阳关泪未干”的暗示,更有“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的描绘,正是在送君南浦、互道珍重的情绪冲动下,在浮天山水、带雨云树的直接触发后,作者才藉其灵感,自然而然唱出了“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这两行传颂至今的哲理诗句。而全诗所抒写的情绪,恰与乐府古题的本意相合,乐府解题曰:“行路难,备言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
-
《吴海·闻过斋箴》原文注释与译文 海自始知学
-
《合欢花》咏合欢花 合欢花系豆科落叶乔木,原
-
醉太平·无题 无名氏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 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 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 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 贼做官,官做贼,混愚贤,哀哉
-
范成大退居苏州石湖时作《四时田园杂兴》绝句六十首,这是其中一首。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致的描写,歌颂了田家的辛勤劳作。
-
【名句】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语出汉代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诗经》三百篇,大都是圣者贤人为了抒发心中抑郁的义愤而作的。说明好的诗文往往是因激于义愤而写成的。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描写美满生活的古诗词,内容包括描写美好生活的古诗词,描写“幸福生活”的古诗,求描写美满婚姻生活的古诗词,谢谢~。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王维《山居
-
《牵牛花》咏牵牛花 牵牛花,又名喇叭花,草金
-
[清]高珩天风争顺逆,人事有参差。昨我停舟处,知君得意时。高珩(1612—1697),字葱佩,
-
拔藩益地【原典】陈嚣①与民纪伯为邻,伯夜窃②藩嚣地自益。嚣见之,伺伯去后,密拔其藩一丈,以地益③伯。伯觉之,惭惶④,既还所侵,又却
-
李珣也曾写过一些隐逸之词,如《渔父》、《渔歌子》等。这首《定风波》是借范蠡事以明己志。范蠡亡吴霸越之后,功成身退,乘一叶扁舟泛游于五湖之上,啸傲风月于山水之间,过着隐逸生活。作者对他深怀仰慕之情,认为其人高洁无上。词的开头即点明他志在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