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作》禅思哲理诗赏析
闲居作
贯休①
闲门微雪下,慵惰计全成②。
默坐便终日,孤峰只此清。身心闲少梦,杉竹冷多声。唯有西峰叟,相逢眼最明。【注释】
①贯休(832—912),唐末五代著名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属浙江)人,七岁出家,咸通初往洪州游学,后漫游江西、吴越等地。天复三年(903)入蜀,为蜀主王建所重,号为禅月大师。从小聪明伶俐,博闻强识,十五六岁即具诗名,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乃至于远近闻名。有禅月集传世,现存诗共计七百三十五首。
②慵惰:犹懒惰。
【诗本事】
贯休以其作品明快、清新、朴素、禅趣而独树一帜。这首闲居作颇能代表其诗风。
【赏评】
这是一首充满禅趣的诗歌。屋外轻轻扬扬地飘起了雪花,因为少有人来而显得冷落的柴门更加孤寂。诗人的心境也孤寂慵懒,整日里默默静坐,如同对面孤立的清冷的山峰。由于不为外物所乱,身心俱闲,甚至梦都很少了,心静得能听见寒风吹过杉竹的泠泠声。整个诗境清静幽冷,是作者把悟禅的内心经验注入了诗境之中。
【诗评选辑】
明·杨慎升庵诗话:贯休诗中多新句,超出晚唐。
-
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伤神。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
-
(唐)罗隐 入郭登桥出郭船①,红楼日日柳年年②。 君王忍把平陈业③,只换雷塘数亩田④。 【题解】 隋炀帝陵在扬州西北雷塘,俗称皇墓墩。炀帝先葬于江都宫西院,唐高祖李渊平定江南后,复以帝礼改葬于今址。陵
-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眄视指使
名言: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 王者与友处, 霸者与臣处, 亡国与役处。诎指而事之, 北面而受学, 则百已者至; 先趋而后息, 先问而后嘿, 则什己者至; 人趋己趋, 则若己者至; 冯几据仗,
-
采薇歌 作者: 蓝开祥 【本书体例】
-
丰乐亭[1]游春·红树青山日欲斜欧阳修【原文】红树[2]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3]。游人不管春将老[4],来往亭前踏落花。【注释】[1]丰
-
胃部一阵涨疼,一股冷气拧着麻花儿在腹腔里上下游走,顶得我坐卧不宁。我知道一定是自己的过失,让病痛重新站出来,对我提出抗议。三年前的
-
作者简介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太原祈州(今山西祈县),寄籍蒲州(今山西永济),遂
-
(清)康有为 锦石奇峰次第开,清江碧溜万千回①。 问余半月行何事,日读天然画本来②。 【题解】 古诗常将山水比作天然画图,此诗写漓江风景即由此出发,但作者写半月行舟,日读天然画本,显然是说漓江沿途无不
-
论德则吾薄,说居则吾贫,勿以薄而志不壮,贫而行不高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论德则吾薄,说居则吾贫,勿以薄而志不壮,贫而行不高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以谓其问之不切,则其听之不专;其思之不深,则其取之不固。不专不固,而可以入者,口耳而己矣。吾所以教者,非将善其口耳也。
名言: 以谓其问之不切,则其听之不专;其思之不深,则其取之不固。不专不固,而可以入者,口耳而己矣。吾所以教者,非将善其口耳也。 注释: 以谓: 因为。则: 连词, 就。 句意: 因为他要求解决疑难不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