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咏怀(其五)·[晋]阮籍》原文与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咏怀(其五)·[晋]阮籍》原文与赏析

[晋]阮籍

平生少年时,轻薄好弦歌。

西游咸阳中,赵李相经过。

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

驱车复来归,反顾望三河。

黄金百镒尽,资用常苦多。

北临太行道,失路将如何?

李善注文选说:“嗣宗身仕乱朝,常恐罹谤遇祸,因兹发咏,故每有忧生之嗟。”忧生,是阮籍八十二首咏怀诗的一大主题。这些忧生之作,有的表现孤独苦闷的心理;有的表现对谤谗祸乱的恐惧;有的表现人生如梦的悲哀;有的则表现惜时叹逝的情怀,本篇即为其一。

首四句写少年时的“轻薄”之举。“平生”二句总括一笔,写出品性与嗜好。“西游”二句则将上文指实,言其整日过着游乐于天南地北,往来于歌楼舞榭的生活。咸阳,故秦都,此以咸阳之行涵盖四方之游。“赵李”所指,历来众说纷纭。从历史上看,汉成帝赵后飞燕和汉武帝李夫人平起于倡伎歌舞,均以善歌妙舞受宠。从本诗说,上文曾言“好弦歌”,因此这是借赵飞燕、李夫人比喻“纵倡乐”之好。在这里,诗人以“轻薄”二字概括昔日年少的性情,充满悔恨之意。

中间四句写壮年后的“蹉跎”之叹。欢乐尚未到极点,岁月便骤然消逝。“忽”字形容时过之速,饱含着诗人的痛惜之情。“驱车”二句是痛惜之后的决心与行动,但斗转星移,时不我与,剩下的便只是人生的遗憾。

最后四句写旅途的“失路”之感。诗人化用“南辕北辙”的典故,意在说明:黄金易尽,功业难成,如果年轻时不珍惜时光,及时努力,其结果必将同太行道上“之楚而北面”的失路人一样,永远不会有所成就。

阮籍是个好作深沉之思的哲人。本诗以“少年蹉跎,终竟失路”所揭示的少时虚掷,壮心难酬的哲理已如上述。但是阮籍的忧生是与愤世分不开的,他生当乱世,一方面对曹氏末年的昏庸腐朽深表不满;另一方面,又不愿与司马氏同流合污,为虎作伥,只好放浪形骸,酣饮避世。晋书本传载他“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这种处境、这种心态反映在创作上,就是以含蓄、隐约的形式,曲曲折折地表现他的忧愤。由此,在本篇中,诗人对少年蹉跎的感慨,不正是对酣饮度日、功业无成的痛惜吗!诗人对旅途失路的叹惋,不正是他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人间又无容身之所的苦闷心理的写照吗!在这些忧生之嗟中,包含着诗人对当时政治的强烈不满。

钟嵘诗品评其诗曰:“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正点明了咏怀诗的特点:言虽浅近易晓,然而寄托的思想、抒发的感情却幽深玄远,感喟莫名。

猜你喜欢
  • 描写心力交瘁的古诗词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描写心力交瘁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形容不知所措心力交瘁,求安慰诗词,形容心累很无奈的诗词,描写“心力交瘁”的经典句子。

  • 学而不化,非学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学而不化,非学也。》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雷锋之歌(原诗略))(贺敬之)赏析、读后感和阅读理解答案

    《雷锋之歌(原诗略)贺敬之》全文与读后感赏析 1963年3月,当沈阳军区某部战士雷锋同志的光辉事迹在报纸上登载以后,特别是当同年3月7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后,在全国范围

  • 苏轼《灵璧张氏园亭记》原文|赏析|鉴赏

    苏轼 道京师而东,水浮浊流,陆走黄尘。陂田苍莽,行者倦厌。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江湖之思,椅桐

  • 李商隐《梓潼望长卿山至巴西复怀谯秀》全诗赏析

    梓潼不见马相如,更欲南行问酒垆。行到巴西觅谯秀,巴西惟是有寒芜。

  • 白居易《苦热喜凉》全诗赏析

    经时苦炎暑,心体但烦倦。白日一何长,清秋不可见。岁功成者去,天数极则变。潜知寒燠间,迁次如乘传。火云忽朝敛,金风俄夕扇。枕簟遂清凉,筋骸稍轻剑因思望月侣,好卜迎秋宴。竟夜无客来,引杯还自劝。 作品赏

  • 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11篇)

    从军行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注释:①玉门:指玉门关。②金微山:即今天的阿尔泰山。东汉窦宪曾在此击破北匈奴

  • 欧阳修《宋司空挽辞》全诗鉴赏

    文章天下无双誉,伯仲人间第一流。出入两朝推旧德,周旋三事著嘉谋。从容进退身名泰,宠锡哀荣礼数优。棠棣从来敦友爱,九原相望接松楸。

  • 崔颢《长干行》全诗赏析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自小不相识。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希那能不相待,独自逆潮归。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 作品赏

  • 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

    (外篇 田子方) 这是说,你虽然工于射术,可是仍算是有心习射,而不是无所为而射,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射。换句话说,如果对于射箭是在你着意之下行之,那么就不算是真正的射。 引御寇是伯昏无人的门人。他自以为射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