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失题·[宋]无名氏》原文与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失题·[宋]无名氏》原文与赏析

[宋]无名氏

天下三分二分亡,犹把山川寸寸量。

纵使一墟添一亩,也应不似旧封疆。

南宋理宗年间,奸臣贾似道当国。其人既无品行,又无才学,只因其姊为理宗宠妃,遂步步升迁,以至权倾一时,他在为参知政事兼枢密使时,宋元交战,他暗中遣人与元兵议和,而以称臣、输岁币为条件。在他掌政期间,对抗战、收复失地毫无兴趣,却在搜刮民脂民膏上动心思。他最大的政绩是推行“公田法”。本来在宋微宗宣和年间,曾经对百姓的田产重新丈量一过次。当时用的是新颁乐尺,尺寸较小,原来一亩丈量后为1.0896亩,赢余者则括入公田。贾似道打着用祖宗成法的旗号,下令在全国丈量田产,逾限(超过标准)者回买以充公田。名义是回买,实际不给钱粮,而给度牒(犹今之所谓“打白条”)。地方官为博求贾似道的欢心,弄虚作假,民之破家失业者甚众。这样从表面看来,公田增加了一些,实际对充实国力并无补益,却使百姓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贾似道在宋史入奸臣传,“公田之置”见宋史纪事本末卷九十八。

这首诗即以此为背景,主旨是讽刺贾似道等权奸,不事抗战恢复大业,却在搜刮民脂民膏上动心思。它以时事入诗,而且直接讽刺炙手可热的当朝宰相,其所以失名,盖不敢署名也。

起句“天下三分二分亡”,沉痛警切,一下子戳破了南宋君臣粉饰点缀的承平气象,把南宋王朝剩水残山摇摇欲坠的处境揭示无遗。次句“犹”字紧承上句,而暗含对比。天下三分已丧其二,当政者不图恢复大业,却还在一寸一寸地丈量百姓的土地,实际是在一点一点地榨取民众的血汗。一个“犹”字,极有分量,它把作者惊诧、愤怒和揶揄的神气口吻都表现出来了。下两句就“寸寸量”的举动加以议论。“纵使”与“也”字相呼应,一退一进。“墟”,指村落。假如用宣和年间颁行的乐尺来丈量,一亩多出0.0869亩来,增加的公田仍是有限的。不管贾似道及其爪牙如何苛刻虚伪,毕竟丈量不出一个完整的国土来。作者对守成不足、祸国殃民的权奸,给予深刻的嘲讽和有力地鞭挞。

这首小诗具有很强的概括力,它把感慨故国沦陷,痛恨权奸误国、同情民生疾苦等诗坛的基本主题,挽合为一,矛头直指罪魁祸首,即包括君主和执政大臣在内的统治者。它使人想起林升的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想起另一个无名氏的题壁诗:“白塔桥边卖地经,长亭短驿甚分明。如何只说临安路,不较中原有几程?”三首诗机杼略同,而此诗尤为深刻。它使人意识到一个带有普遍性的事实,无论是冕旒高拱的赵姓皇帝,还是贾似道之类的权奸,都是守成不足、害民有术的国贼禄蠹,绝非贤人,而这些佚名的诗人和广大民众,才是真正的民族脊梁!

猜你喜欢
  • 《哭晁卿衡》李白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李白--《哭晁卿衡》 【内容】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赏析】: 晁衡,又作朝衡,日本人,原名阿倍仲麻吕。唐开元五年(717)

  • 《黄生借书说》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清·袁枚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 ② 主人授 ③ 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 ④ 《四库》 ⑤ ,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 ⑥ ,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 尚书《微子第十七》译文与赏析

    微子第十七微子第十七 【原文】 微子若[550]曰:“父师、少师[551]!殷其弗或乱正四方[552]。我祖厎遂陈于上[553],我用沈酗于酒[554

  • 寓言“樗树之用”注释、翻译和解说

    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 ① 。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 ② 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 ③ ;东西

  • 寓言“不龟手之药”注释、翻译和解说

    惠子 ① 谓庄子曰:“魏王 ② 贻我大瓠 ③ 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 ④ 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

  •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其二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

  • 古诗文《青凤》原文|注释|赏析

    [清] 蒲松龄 太原耿氏,故大家 ② ,第宅弘阔。后凌夷 ③ ,楼舍连亘 ④ ,半旷废之。因生怪异,堂门辄自开掩,家人恒中夜骇哗。耿患之,移居别墅,留老翁门焉 ⑤ 。由此荒落益甚。或闻笑语歌吹声。 耿

  • 杜甫《黄草》全诗赏析

    黄草峡西船不归,赤甲山下行人希秦中驿使无消息,蜀道兵戈有是非。万里秋风吹锦水,谁家别泪湿罗衣。莫愁剑阁终堪据,闻道松州已被围。 作品赏析【朱注】观首二句,乃夔州作无疑。黄鹤疑松州被围,谓广德二年

  • 《为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句意,翻译

    师道类名言赏析《为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出自哪里,什么意思,注释与翻译

  • 描写猪等动物的作品作品解读

    小马哥: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