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酒家小楼·[宋]陆游》原文与赏析
[宋]陆游
桃花如烧酒如油,缓辔郊原当出游。
微倦放教成午梦,宿酲留得伴春愁。
远途始悟乾坤大,晚节偏惊岁月遒。
记取晴明果州路,半天高柳小青楼。
陆游这首诗作于乾道八年(1172)。柳林在果州。据王象之舆地纪胜,果州属潼州府路,治所在现在四川南充。
乾道五年(1169),陆游被任命为夔州(治所在现在四川奉节)通判,第二年春抵任所。在北宋沦亡,金人占领了陕西中部以后,四川即成为阻遏金兵南下的前线。陆游能来这里作地方官,一度颇为兴奋,但不久即由失望而感到空虚。在任期届满之后,当时任四川宣抚使的王炎征辟他为幕僚。四川宣抚使的机关设在南郑(在现在陕西南部),更接近金人所占领的陕西中部地区,陆游觉得收复失地的多年抱负有实现的希望了,情绪又高昂起来。在从夔州到南郑的途中经过果州时写下了这首七律。
首联通过写景,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喜悦。烧,本指放火烧野草,这里形容桃花盛开,满眼一片鲜红的颜色。缓辔,本指放松缰绳,任马缓行。这里有从容不迫之意。春花烂漫,美酒如油,诗人骑着马在果州郊野缓缓前进。虽是奔赴前线,心情却非常轻松。一个“时来谈笑取幽州”(冬夜读书有感)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颔联写由于旅途疲劳,诗人美美地睡了一晌午觉;纵然宿酒未醒,诗人还是摆脱不了因为壮志未酬而引起的哀愁。
“远途始悟乾坤大”概括了诗人半生奔走的领悟。陆游家居山阴(现在浙江绍兴),为了报国,也为了谋生,他不但到过现在的南京、镇江、南昌,而且远来四川东部的夔州,现在又奔赴抗金前线的南郑。漫长的旅途使他具有广阔的视野,而广阔的视野又进一步开拓了他博大的胸怀,让他更加感受到宇宙之无穷,山河之可爱。“晚节偏惊岁月遒”表达了诗人对“壮岁光阴随手过”(江夏与章冠之遇,别后寄赠)的惊惧。遒,有迫近的意思。岁月遒,也就是逼近老年。陆游这时48岁,正当壮年,本不应产生这样的感触;但由于一再遭受挫折,使他不免觉得失去的时间太多了,自己转眼即将成为老人,这是多可怕的事!但诗人并未因此消沉,相反,他更加感到岁月的可贵,更加奋力去抓住一切能够抓住的机遇,如这次远赴南郑即是。
陆游的后辈刘克庄曾说:“古人好对偶被放翁用尽。”这一联也是好对偶,但绝不能看作寻常的工对,因为它以深刻的人生哲理启示人们只有跳出个人的生活小圈子,才有勇气作万里之行,从而才能领会到天地的广阔,才敢迎接时代的机遇;反之,一味盘算个人得失,那就必然目光如豆,裹足不前,在庸庸碌碌中虚度一生。
尾联用果州道上的“高柳小楼”写美景,用“清明”写良辰,用“记取”突出诗人对这次充满希望的远行的珍视。虽然“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最后留给诗人的只是辛酸的回忆,但那是以后的事了。试想,如果不是抱着“岁月遒”的紧迫感,诗人怎会踏上远途;即使去了,也是满怀萧瑟,又怎有豪情去领悟乾坤之大呢?
-
张籍《凉州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2 。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驼白练到安西 3 。 【注释】 1.凉州:唐陇古道凉州治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县),公元八世纪至九世纪中叶曾属叶蕃。 2.芦笋:
-
(明)乔宇 矗矗栏杆面面迎, 盘空万木费支撑①。 山川一览云中胜, 烽火遥连塞上兵②, 岁纪辽金留往迹③,郡经秦汉有威名。 云梯踏遍穹窿顶④,蜂蚁纷纷下界行⑤。 【题解】 应县木塔原名佛宫寺释迦塔。在
-
隋季失天策,万方罹凶残。皇祖称义旗,三灵皆获安。圣期将申锡,王业成艰难。盗移未改命,历在终履端。彼汾惟帝乡,雄都信郁盘。一月朔巡狩,群后陪清銮。霸迹在沛庭,旧仪睹汉官。唐风思何深,舜典敷更宽。户蒙枌榆
-
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
-
(下离上坎) 《既济》 :亨,小,利贞;初吉终乱。 《彖》曰:“《既济》,‘亨’,小者亨也。‘利贞’,刚柔正而位当也。‘初吉’,柔得中也;终止则乱,其道穷也。” 《象》曰:“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
-
云雨三年别,风波万里行。愁来正萧索,况见古人名。
-
适从郡邑喧,又兹三伏热。山中清景多,石罅寒泉洁。花香天界事,松竹人间别。殿分岚岭明,磴临悬壑绝。昏旭穷陟降,幽显尽披阅。嶔骇风雨区,寒知龙蛇穴。情虚澹泊生,境寂尘妄灭。经世岂非道,无为厌车辙。
-
《牡丹·僧舍白牡丹二首》咏牡丹诗鉴赏 吴融腻
-
过陈琳墓——温庭筠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莫怪临风倍惆怅,
-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大鹏:传说中最大的鸟。扶摇:自下而上地旋转。大鹏鸟有朝一日乘风起飞,急速盘旋,直上高空九万里。比喻抱负远大的人,一旦时机成熟,就会奋勇向前,施展自己的本领。唐·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