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员外家花树歌·[唐]岑参》原文与赏析
[唐]岑参
今年花似去年好,去年人到今年老。
始知人老不如花,可惜落花君莫扫。
君家兄弟不可当,刘卿御史尚书郎。
朝回花底恒会客,花扑玉缸春酒香。
对于自然的永恒、人生的短暂,历代文人墨客都有很深的体味,且写下了不少抒怀思辩之作,岑参的这首诗,却在这众多诗作中显示出了其独到之处。
独到之一:对比映衬中思辩体悟人生。诗人通过花的开了谢、谢了开的可循环性与人的年轻、渐老、衰老的一维性的对比;永恒的“年”与短暂的人生的对比;可以像去年一样美丽可爱的永远年轻的花与无法抗拒生命体衰老的自然法则,呈现出日渐衰老趋势的不能永远年轻的人的对比;“去年好”,今年仍好的景物依旧与“去年好”、“今年老”的人不如昨的对比,表现出了诗人生存意识中的一种淡淡的苦恼和无可奈何之感。
诗人还通过花的依旧美丽与人的日渐衰老的相互映衬,来形成鲜艳与憔悴的色泽差、年轻与衰老的年龄差、永远美丽与倏忽而逝的时间差,以表现花有重开时,人无再少年的感喟以及对神秘宇宙力量的体悟。
独到之二:词语的选用安排与诗中所含之理的妙合。“今年”、“去年”两词在诗句中反复出现,一方面寓含着时间无穷无尽之意:……去年→今年(去年)→今年……另一方面,通过“年”这个字在诗句中的始终不变,暗示时间永恒之意;另外,“今年”“去年”的高密度的重复,还巧妙地表现出了时间流逝的迅疾,从而给人以生命的短促,紧迫之感。
独到之三:哲理深刻。诗人通过永恒与短暂的对比,表明了这样的哲理:岁月的流逝是无情的,人们应当趁青春时光、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拼搏,不断进取,人如果不珍惜时光,到头来只能一事无成,徒增悲伤。
-
灵均恨不与同时,欲把幽香赠一枝。堪入离骚文字不,当年何事未相知。 作品赏析⑤“灵均”二句:恨不与屈原生于同时,否则,将赠献梅花一枝,以表仰慕之意。灵均:屈原名平,字原;又名正则,字灵均。幽香:指梅花,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带汤的古诗词,内容包括诗名里带汤字的诗词,带汤的古诗,含有“汤”字的诗词。卫泾身临大练无他费,汤沐先捐钜万金。 【寿成惠圣慈祐太皇太后合春帖子 其六】王十朋汤后不加三聘礼,未应改志为苍生。 【伊尹】石镜与时为显
-
《先秦散文·论语·子路》原文鉴赏 子路曰:“
-
《满庭芳 残梅》·李清照 李清照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更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从来知韵胜,能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
-
圣君任法而不任智,任数而不任说,任公而不任私,任大道而不任小物,然后身佚而天下治。……不思不虑,不忧不图,利身体,便形躯,养寿命,垂拱而天下治。(《管子·任法》) 【注释】 任法:依靠法度。数:通“术
-
吴伟业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 许将戚里空侯伎,等取将
-
《现代散文作品·“友邦惊诧”论》简析 鲁迅著。发表于1931年12月《十字街头》,收于《二心集》。“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对日寇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一味哀求国联出面调处。十二月间,各地爱国学生纷
-
开缄思浩然,独咏晚风前。人貌非前日,蝉声似去年。槐花新雨后,柳影欲秋天。听罢无他计,相思又一篇。
-
【注释】:[1]《鲁迅日记》一九三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为知人写字五幅,皆自作诗。……为滨之上学士云:‘故乡黯黯锁玄云,……。’为坪井学士云:‘皓齿吴娃唱柳枝……。’”诗中的“食”条幅手迹作“吃”。滨之上,即滨之上信隆;坪井,即坪井芳治。他
-
【名句】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注释与译文]令人恼恨的是人心不如长江水,水遇礁石方起惊涛,而人世间在平地上也会平白无故地掀起波澜。这是诗人愤世嫉俗之言,感慨世路艰难、凶险异常,痛斥无事生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