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咏花名句

无名氏《咏紫牡丹》咏牡丹诗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无名氏《咏紫牡丹》咏牡丹诗赏析

牡丹·咏紫牡丹咏牡丹诗鉴赏

无名氏

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

这是清初汉族文士借咏花来抒发反满情绪的诗句。诗仅两句,可能是作者题画时的即兴之作,也可能是原诗亡佚后的残句。从题面看,是咏紫牡丹。首句咏它的色彩,说紫牡丹夺去了朱红牡丹的地位,而它自己却并不是“正色”。古人将各种颜色分为“正色”和“间色”,所谓“正色”是指纯正色,如青、赤(朱)、黄、白、黑等;“间色”是杂色,如绿、红、碧、紫、骝黄等。孔子有“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论语·阳货)的话,紫色和郑声,代表非正色和淫声,朱色和雅乐,代表正色和正声。诗句作者化用孔子的话,显然是把紫牡丹作为非正统的象征。第二句咏它在花中的地位。牡丹雍容华贵,国色天香,素称“花王”,而紫牡丹虽说也属牡丹,可它对于正宗的朱红牡丹来说,只能算是“异种”,所以诗人嘲讽说:“你是异种,居然也来称王!”题面的意思是指斥紫牡丹“夺朱”取代正色,嘲讽它“异种称王”,其深层含义在于讽刺当时由满族人创建的清王朝。

这两句诗的作者,有人说是沈德潜,有人说是徐述夔或徐的诗友,还有的说是蔡显闲闲录中引录的古人诗句。沈德潜和徐述夔是乾隆戊午(三年)同科举人,徐述夔的一柱楼诗中,有被认为暗寓兴明灭清之意的“悖逆”词句,死后定大逆罪剖棺戮尸。沈德潜写过徐述夔传,称赞徐的“品行文章皆可为法”,因而死后也遭到夺官、罢祠、削谥、仆其墓碑等严厉处分。如果这两句诗是沈德潜或徐述夔所作,乾隆及其办案大臣在罗列他们的罪行时,决不会遗漏这样的“狂悖”诗句。但在清实录、清史稿、清史列传以及清代文字狱档案材料中,均无此项记载。沈德潜从康熙三十二年(二十一岁)起,就应举考试,连考十九次,说明他心目中已承认清朝政权的正统地位;到乾隆三年中举人,四年中进士以后,直到九十多岁去世,他一直受到乾隆的礼遇,高官厚禄,宠恩无比,更不可能写出有如此强烈的反满倾向的诗句。这两句诗,锋芒毕露,矛头所向十分明显,不大可能出自一贯主张诗歌要“温柔敦厚”的格调派诗人沈德潜之手。至于徐述夔,一柱楼诗诗案摘出的“狂肆谬妄”的诗句中最重要的有两句咏鹤的诗:“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乾隆认为是“借朝夕之朝作朝代之朝,且不言‘到清都’而云‘去清都’,显有欲兴明朝、去本朝之意。”这类可以被看作双关影射的诗句,一柱楼诗集中确乎不少,与这两句咏紫牡丹诗所用手法和讽刺对象都相接近。据说徐述夔写过一组牡丹诗,有几十首,想是当年查抄时未被发现而幸存的,不知其中是否有咏紫牡丹的诗句。从目前已知材料看,这两句诗的作者不能肯定是沈德潜或徐述夔。

本诗突出的艺术特征在于物象与意象的紧密契合,以隐喻、象征、双关等手法使诗句中的“朱”、“正色”、“异种”、“王”成为具有丰富的多层含义的符号载体,既符合物的特征,又非常贴切地表达了诗人的讽刺意向。例如“朱”字,诗中表层意义是指朱红牡丹,由于用了儒家经典论语,因此“朱”又是正统的象征;“朱”字还合明代皇帝的姓氏,所以它还有代表朱明王朝的双关之意。两句诗,表面是写紫牡丹,实际是讽刺满清王朝,“不离咏物,而却不徒咏物”(借用黄生评杜诗语),体现了中国古典咏物诗的传统特征。就其内容来说,它反映了清初统治者的武力高压政策在汉族知识分子中引起的普遍的排满情绪。对清初统治者实行的民族压迫和残酷屠杀,这无疑是一种反抗。但它同时表现出的大民族主义思想和封建正统观念,在今天也应当受到批判。

猜你喜欢
  • 古代兵法之《将苑》原文和鉴赏

    [原文](节选) 兵 权 夫兵之权者也,是三军之司命,主将之威势。将能执兵之权,操兵之要势,以临群下,譬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四海,随所遇而施之。若将失权,不操其势,亦如鱼龙脱于江湖,欲求游洋之势,奔

  • 苏轼《问渊明》全诗鉴赏

    子知神非形,何复异人天。岂惟三才中,所在靡不然。我引而高之,则为日星悬。我散而卑之,宁非山与川。三皇虽云没,至今在我前。八百要有终,彭祖非永年。皇皇谋一醉,发此露槿妍。有酒不辞醉,无酒斯饮泉。立善求我

  • 《极乐寺纪游》原文、注释、赏析和鉴赏

    高梁桥 ② 水,从西山 ③ 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 ④ 。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 ⑤ 。堤在水中,两波相夹,绿杨四行,树古叶繁,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馀。岸北佛庐道院甚众,朱门绀殿,亘数十

  • 苏轼《永遇乐》: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永遇乐 苏轼 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 辛弃疾《生查子 简吴子似县尉》全诗鉴赏

    高人千丈崖,千古储冰雪。六月火云时,一见森毛发。俗人如盗泉,照眼多昏浊。高处挂吾瓢,不饮吾宁渴。 作品赏析【注释】①作期同上。简:书信。此作动词用。吴子似:见前《沁园春》(“我见君来”)注①。

  • 苏轼《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原文、鉴赏、赏析和解读

    【原文】 江上愁心千叠山,浮空积翠如云烟。 山耶云耶远莫知,烟空云散山依然。 但见两崖苍苍暗绝谷,中有百道飞来泉。 萦林络石隐复见,下赴谷口为奔川。 川平山开林麓断,小桥野店依山前。 行人稍度乔木外,

  •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出处】唐李商隐 《无题二首》其一 【意思】当初临别之时,对方曾有重来 的诺言,结果却只是空言,再也不见她的影迹了。诗人因殷切思念,故夜 来入梦,可是一觉醒后

  • 《小别赠言》鉴赏

    作者: 刘玉梅

  • 有关于风俗的名言名句大全

    风俗之美,男女自不取于涂,而百姓羞拾遗。 ——《荀子·正论》 居楚而楚,居越而越,居夏而夏,是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 ——《荀子·儒效》 乡异而用变,事异而礼易。 ——《战国策·赵策二》 九土区分,四

  •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出处】唐白居易《 长恨歌 》 【翻译】只要心象黄金宝钿一样坚牢,天上人间总有一天会相见。 【举例】钿 (din),用珠宝做成 的花形装饰物。但愿心像黄金宝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