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曼殊《过蒲田》描绘沿途的秋景图
过蒲田·苏曼殊 柳阴深处马蹄骄,无际银沙逐退潮。 茅店冰旗知市近,满山红叶女郎樵。
蒲田是日本本州地名,在东京都大田内,面临东京湾,今羽田机场所在地。1909年初秋曼殊因思念义母河合仙而陪她旅行至逗子海湾。此诗即作于探母途中。
“柳阴深处马蹄骄,无际银沙逐退潮。”前二句就展现出一路海滨景色,成行的柳阴遮蔽着行道,直通海滨。上句从苏轼西江月“障泥未解玉骄”化出,但不说马骄而说“马蹄骄”则是只闻得得马蹄之声,正在柳阴深处,不必是眼之所见。然已令人感到可喜。下句才是视觉印象,海水正在退潮,白沙上留下退潮的痕迹,仿佛一步步追随着海水远去,海潮的气势比江潮更大。这句写视觉,也使人如闻潮声;与上句写听觉,却使人见玉一样,有通感效果。“银沙”比白沙在词采上华贵,而且能表现出沙白耀眼的光芒。
这两句虽然没有直接写人的行走,但已全是人行的感觉。沿着柳阴,他就走近海滨,而且蒲田已在眼前了。“茅店冰旗知市近,满山红叶女郎樵”,读者于是看见了帘招、茅屋、满山红叶和拾叶女郎,市郊景色,清丽如画。这里异国风味的是“冰旗”二字造成的,冰旗是冷饮店的标志,而冷饮是曼殊的嗜好,“尝在日本,一日饮冰五六斤,晚上不能动,明天饮冰如故。”(据郑逸梅南社丛谈)中国古代认为冷食伤身,除寒食节不冷食,故无冷饮店和冰旗这玩意儿,古诗中也只有酒旗而无冰旗,写出它就暗示出一种当地风俗,引人入胜,同时也富于异国情调。而诗中最美的一句却是:“满山红叶女郎樵”。要是如实写着“满山红叶女郎拾”或“女郎拾叶作柴烧”诗意画意都完了,这里照亮全诗做活全诗的,都是那个“樵”字。本来“樵”是打柴,与树枝树干发生关系,而不关拾叶之事。而打柴(“樵”)又往往是男子干的活计,与女郎无关。然而,拾叶的目的在于取得燃料,称之“女郎樵”固无妨也。这是作者造语的奇趣。
“满山红叶女郎樵”,还远远超出它所表现的实际生活内容,而成为一幅具有强烈美感的图画。傍海的一头枫林,红叶与女郎相互掩映,一个是秋意的所在、一个则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诗句将读者的注意力更多地引向那美的形式,而不是真的内容。“茅店冰旗知市近,满山红叶女郎樵”创造的意境美,一点也不比“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差劲。虽然作者没有写他的停步,可知他已不觉停步;虽然作者没有形容那叶有多美,可知那叶是“红于二月花”的,人是美于二月花的。诗歌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又不同于文。这首诗以成功的范例告诉我们,通过锤炼使诗的语言富于魅力有多么重要。
-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故林归未得,排闷强裁诗。 作品赏析这首诗写于上元二年(761),那时杜甫居于成都草堂,生活暂时比较安定,有时也到郊外走走。表面
-
【原题】:西征舣舟肖洲投宿野漏下数刻主媪为作粥与同行一饱成诗
-
阳关雪余秋雨作者简介余秋雨(1946~),浙江余姚人,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散文作家。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
-
“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全诗,翻译,意思,上一句和下一句
【诗句】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出处】唐许浑《 早秋 》。 【意思】诗句写漫漫长夜之中,飘来阵阵清脆的 琴瑟之声。秋风习习,吹拂着郁郁葱葱的青萝。诗人生动地描绘出了清 凉的早秋夜景。西风、清瑟给读
-
【注释】:南宋词人曹冠写了一卷《燕喜词》,有六十多首。可是,历来的词论家却很少谈及它,各种选本也很少采录他的词作。直到清末况周颐《蕙风词话》中才有这么一段评述 :“宋曹冠《 燕喜词 》《凤栖梧》云:‘飞絮撩人花照眼 。天阔同风微,燕外晴丝卷
-
1971年的冬天,我在东北一个农场三连插队。那时候,全农场正热火朝天地搞“以阶级斗争为纲,狠抓战备”,而尤以三连为甚。三连的党支部书记
-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的意思,全诗,出处,解释,赏析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是关于描写“人物摹写·人物形
-
【3865】重访美丽新世界(〔英〕阿道斯•赫胥黎著,章艳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8 5万字,2016年7月第1版,56元)△共12章:①人口过剩问题;
-
却说王夫人唤上金钏儿的母亲来,拿了几件簪环,当面赏了;又吩咐:“请几众僧人念经超度他。”金钏儿的母亲磕了头,谢了出去。 原来宝玉会过雨村回来,听见金钏儿含羞自尽,心中早已五内摧伤,进来又被王夫人数说教
-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形容一定成功的古诗词,内容包括表达成功的诗句有什么哪些,形容成功的古诗词,描写成功的古诗词。1.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2.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3. 捐躯赴国难,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