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诗词名句 > 古诗名句

《峡口送友人》《送蜀客》阅读答案及对比赏析

作者:song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阅读:0

 《峡口送友人》《送蜀客》阅读答案及对比赏析

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
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
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
雍 陶
剑南风景腊前春,
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
自缘身是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它是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出来的?
(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
(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一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诗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4.简析第一首诗首句“峡口花飞欲尽春”的作用。(4分)
5.两首诗表达了哪些共同的情感?(4分)
【答案】
(1)时节:暮春。意象:飞花。
(2)思念故乡之情。
(3)①同意;司诗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雍诗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景写哀情。②不同意;司诗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雍诗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诗人分享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

4.这句是说,峡口的花随风降落,春天快要过去了;(1分)点明时间——暮春,地点——峡口;(1分)奠定了本诗的感情基调(或营造了低沉悲凉的氛围,烘托了诗人悲戚伤感的心情;(1分)以哀景衬哀情(衬托或烘托),为下文抒情蓄势。(1分)
5.抒发了送别之情;(2份)思念故乡之情。(2分)

【解析】
(1)此题思路的突破口是抓住写景的句子。因为诗词中常常使用一个或多个意象来描摹景物特征,渲染氛围,营造意境,并蕴含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峡口送友人诗中,只有第一句是写景句。这句中“峡口”表示地点。“花飞”就是意象,也就是飞花。“欲尽春”则直接表明季节是暮春。
(2)雍诗“身是忆归人”,司诗“同为客”,点明作者的处境,联系古诗文中客居他乡多有思归之情,即不难概括出答案。
(3)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技法。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司诗借暮春时节,飞花飘荡,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与思归之情;雍诗表达的情感较为复杂,既有惜别的忧伤、思乡的伤感,也有对友人得以还乡的喜悦。所借景物为清新的早春,为乐景。


猜你喜欢
  • 《赠秀才入军(十四)·[魏]嵇康》原文与赏析

    [魏]嵇康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磻平皋,垂纶长川。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

  • 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原文、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此诗是诗人归隐后之作,因而,与欧阳修对其诗人评价“笔力豪隽”、“超迈横绝”(《六一诗话》)和宋史说他“时发愤懑于歌诗,其体豪

  • 《送张杞园待诏之广陵(二首选一)》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送张杞园待诏之广陵(二首选一)茱萸湾上夕阳楼,梦里时时访旧游。少日题诗无恙否?绿杨城郭是扬州。题解张贞,名起元,号杞园,山东安邱

  • 杜甫《宿江边阁(即后西阁)》全诗赏析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作品赏析【注释】:大历元年(766)春,杜甫由云安到夔州,同年秋寓居夔州的西阁。阁在长江边,有山川之

  • 《竹枝词九首(其七)·[唐]刘禹锡》原文与赏析

    [唐]刘禹锡瞿唐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刘禹锡的

  • 法国侵略台湾

    法国侵略台湾发生在中法战争时期。1884年8月,法国海军在司令官利士比率领下进犯台湾基隆,以猛烈火力轰击炮台,强行登陆,督办台湾事务大臣刘铭传率部英勇反击,重创法军,迫使法军退回海上。法国侵略台湾的阴

  • 王维《哭殷遥》全诗赏析

    人生能几何。毕竟归无形。念君等为死。万事伤人情。慈母未及葬。一女才十龄。泱漭(一作诀别)寒郊外。萧条闻哭声。浮云为苍茫。飞鸟不能鸣。行人何寂寞。白日(一作日色)自凄清。忆昔君在时。问我学无生。劝君苦不

  • 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全诗赏析

    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边头幸无事,醉舞荷吾君。

  • 《桥》鉴赏

    作者: 任光文淑慧

  • 诗词作品《兵车行》鉴赏和精讲

    杜甫 车辚辚, 马萧萧, 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孃妻子走相送, 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 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 “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 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

相关栏目:
  • 古诗名句
  • 情诗名句
  • 咏花名句
  • 名言警句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文化杂谈 | 经典文摘 | 情诗名句 | 古诗名句 | 标签聚合

    本站资源均收集整理于互联网,其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您权利的资源,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及时撤销相应资源,邮箱1687462752@qq.com

    Copyright © 2012-2022 开心文学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797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