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约《古意诗》阅读答案
[南朝]沈约
挟瑟丛台①下,徙倚②爱容光。
伫立日已暮,戚戚苦人肠。
露葵③已堪摘,淇水未沾裳。
锦衾无独暖,罗衣空自香。
明月虽外照,宁知心内伤?
[注]①丛台:战国时赵王所筑,在邯郸城内,数台相连,故名。②徙倚:徘徊。③露葵:葵之别名,俗称滑菜。本草载:“古人采葵,必待露解,故曰露葵。”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前四句运用白描手法,写一女子挟着瑟于丛台之下逡巡徘徊,顾影自怜,暮色四合时独自伫立,内心忧愁痛苦。
B.“露葵已堪摘”一句为想象之语,写女子悲戚地熬过一夜,清晨见日出露消,遥想家乡园中之葵已能采摘。
C.“淇水未沾裳”一句系从诗经•氓“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化来,写女子对男女姻缘期待而不得的惆怅。
D.“罗衣空自香”一句与李清照“有暗香盈袖”趣味相似,写女子丛台之中生活优裕,雅致脱俗,但闲愁绵绵不绝。
E.末二句以明月衬托女子内心的感伤,她内心深处的苦楚自无人领会,何况无情冷月,以反问作结,倍增幽怨。
2.钟嵘评沈约诗“长于清怨”,本诗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C、D(C项,“写女子对男女姻缘期待而不得的惆怅”错,应为写女子的思乡之情;D项,“雅致脱俗”“闲愁”错。)
2.①意境凄清朦胧。或暮色凄凉,或月夜清冷。(2分)②抒情含蓄婉约。借“徙倚”“伫立”暗示情感,借“露葵”“淇水”含蓄点出情感,借“独”“空”等渲染情感,借“明月”衬托情感。(2分)③情感哀怨绵长。全诗情调温婉舒缓,无激切之语,将孤寂、思乡之情抒发得绸缪淋漓,韵味悠长。(2分)
-
浩劫因王造,平台访古游。彩云萧史驻,文字鲁恭留。宫阙通群帝,乾坤到十洲。人传有笙鹤,时过此山头。 作品赏析[注释](1)玉台观:故址在四川省阆中县,相传为唐宗室滕王李元婴建。(2)浩刹:道家称宫观的阶
-
爱君新小池,池色无人知。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忽看不似水,一泊稀琉璃。
-
关于爱情 ◆ 拉罗斯福哥 给爱情下定义是困难的,我们只能说:“在灵魂中,爱是一种占支配地位的激情;在精神中,它是一种相互的理解
-
幽篁夜,缠绕着我,一缕缕我的笔,能化为青竹吗作一管吹奏长夜的箫笛也能截成竿杖由你去敲叩山路的崎岖探试泥沼,驱赶虫豸……你会进入鸟音
-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送别诗。全诗通过卜算预测别离的命运,表达了诗人对好友鲍浩然远行的祝福之情。诗人以优美的辞章描绘了浙东的瑰丽景色,以及诗人自身的思乡之痛。同时,诗中对卜算的描绘也展示了杜牧对命运的思考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充满了离别的忧伤和思乡的思念。通过细腻描绘浙东景色,以及对命运和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技巧。总之,《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是一首意境深远、感情真挚的送别之作。
-
原题:二月十一日夜风月甚佳过水绘园听诸郎弦管灯下因遣家信凄然不成一字赋此以寄闺人
-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气乃厚。
名言: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阴之五官, 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 肝气以津,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 大骨气劳, 短肌, 心气抑。味过于甘, 心气喘满, 色黑, 肾气不衡。味过于苦, 脾气不濡, 胃
-
藤花浪拂紫茸条,菰叶风翻绿剪刀。闲弄水芳生楚思,时时合眼咏离骚。 作品赏析浪拂:一作浪沸。风翻:一作风飘。
-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什么意思,句子大意,出处,译文,注释,点评。
-
菩萨蛮 陈克 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蝴蝶上阶飞,烘帘自在垂。 玉钩双语燕,宝甃杨花转。几处簸钱声,绿窗春睡轻。 【注释】 芜:音无,田野荒废,丛生野草。